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解决好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来源:  2015-12-21 09:49 作者:

     “现在社会对白酒行业有偏见,这么一个传统的行业在当下承担社会责任与地方税收的压力下,依然能够不断发展,其实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现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白酒行业的税额是不是也可以相应地调整?”

     “白酒行业要是一直不说清楚勾兑、年份酒等问题,行业潜在的危险会一直存在,这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全行业必须要求解决的问题。”

     ……

     这一个又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出自2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与华夏酒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白酒产业30人论坛暨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研究课题”开题研讨会。

     面对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形势,酒企到底该如何出牌?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将确定“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并在未来发布《中国白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为中国白酒行业出具一份客观的行业研究报告。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从我个人来讲非常期待这样一个专业的研究报告,因为在制定白酒行业‘十二五’规划时,我有幸参与其中,当时就提出了白酒行业发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对各个白酒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波说。

     为什么这个行业会成为负面舆论的焦点?为什么总拿原料成本和销售价格做对比?这样偏激地对待一个对当地就业、国家税收有重大贡献的行业似乎有些不公平。对此,杨波感到很不平。

     所以,杨波对于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2014年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研究》课题讨论非常重视。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从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外角度、学术角度来研究整个白酒产业发展的问题,这是白酒行业内部一直呼吁的事情。

     “现在,社会各界都对白酒企业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提到白酒企业就说我们是‘土豪’,给我们贴上种种标签,对我们的认识是有误区的。这么多年来其实从政府、研究机构,到媒体,包括院校等等没有一个机构认真地坐下来,研究白酒产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承载了哪些责任,包括从经济结构上看,白酒行业是什么行业。”杨波说。

     杨波表示,以汾酒集团为例,汾酒集团2012年实现销售100亿元,上交利税30亿元,集团共计员工2万人左右,每年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这方面各白酒企业体会都会很深。现在白酒行业经常讲产能过剩的问题,产业过剩以后,会带来什么负面作用?包括带来什么社会影响?如果白酒行业出现问题的话就会涉及几亿人的就业,包括随之而来的税收问题。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机构公正地看待中国白酒行业。   

     中国社科院是一个学术性的公正的研究机构,它的报告非常客观,影响力非常大,能够为国家高层在对这个行业做决策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税收问题。

  “以前白酒行业发展形势好,税负大,现在行业发展处于减速过程中,包括整个产业结构、产业链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税负问题是否也可以进行调整?因为现在确实有这个需求。整个白酒行业,包括从生产消费到最后各个环节的税负,相对来说比较高。这包括对白酒产业布局,对行政化的产能过剩的规范,希望社科院能够将白酒行业现阶段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有利的建议。”杨波表示,这次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和华夏酒报社做这样的事情,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特别有利,使中国白酒行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同时,这次对白酒行业的研究有利于白酒行业内部人士充分地从业外的角度重新观察行业,让圈内人跳出酒圈来做酒,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八项规定”对行业是有影响,但是行业内部也不可否认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这次研究,可以打开酒业以前相对封闭的酒圈子文化,形成跨行业的交流,促进酒圈人思维的转变,然后进一步来促进跨界的创新,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决好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研究白酒,从另一个方面讲,现在对于酒文化也存在很多误区。白酒整个结构侧重于一定要认识白酒的本质是什么,除了单纯的物质层面之外,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载体。”杨波说。

     很多人把中国酒文化误认为是酿酒历史,现在纵观整个白酒行业、企业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或者片面的宣传,使公众对酒文化基本认知固化成了企业的酿酒历史。

     白酒包含着深厚的酒文化,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在中国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发展中,白酒酿造工艺、储存、老熟的过程都是酿造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包括比较丰富的酒道文化,包括饮酒的器具、饮酒的方法,这些都是中国的酒文化,这是最核心的财富,中国酒要像体现价值,就一定要正确疏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饮酒的礼仪中其实有大量的饮酒文化,中国白酒、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联系非常紧密。酒是什么东西?酒是水的形态,是火的性格,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将水火相容的物质。酒还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内涵,是不是酒龄越长越好喝,是不是刚出来的酒好喝,这和中国传统哲学有很大的联系,包括什么年份什么比例搭配在一起最好。”杨波说。

     “研究中国白酒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白酒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从消费层面来讲,现在有一种标签化的看法认为,白酒等于官酒。其实,这不是白酒的问题,是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受中国由来已久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杨波说。

     其实,中国官员在白酒消费层面示范效应比较明显,现在整个白酒消费的逻辑是先看什么人喝什么,先看官员喝什么品牌,随之商人们就跟着喝什么,包括很多企业也跟着喝,官员怎么喝商人们就怎么学,然后社会公众就跟着喝,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这种逻辑性饮酒曾经帮助白酒行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因为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了这样的白酒消费逻辑,这样就形成官商民的消费逻辑,就导致了现在整个白酒销售中形成的逻辑。白酒营销找到自己的意见领袖,谁对这个社会影响力大就找谁,找当地的官员,要扶持当地的酒企,招待一定级别的人不会拿出当地低价位的商品,招待某一个层面必须指定一个当地企业,这样就形成一个官型消费逻辑。只要拿下当地的政府官员,就拿下了当地酒水市场,这样政府和相关资源就成为争夺的资源。正是这样一个消费逻辑催生了官酒问题,使整个白酒圈里形成一个怪圈,这是消费逻辑的问题。”杨波说。

     还有关于行业标准的问题、勾兑的问题、年份酒的问题,包括什么酒最好喝的问题,还有整个工艺透明度的问题,这都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亟需有关部门、组织为行业解决。

加大白酒行业的透明度

     和汾酒集团不同的是,位于唐山迁安的贯头山酒业公司是一家中型民营企业,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唐山地区基本没有领导会重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但是,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杜宝海从接手后到现在,用14年时间把这个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我认为,要研究白酒行业就一定要把事情说明白。首先,把固态和液态说清楚。很多人说白酒是不是酒精勾兑的,一上饭桌就说这个问题。实际上,如果国家真正把它挑明了,液态就是液态,就是食用酒精加香精香料勾兑而成,说清楚了,企业能卖就能生存,不行就倒闭。但是,现在国家把这个问题给硬卡起来了,这个其实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杜宝海说。

     国家行业标准不说清楚,没有统一的口径,于是,各地的企业就开始展开各种宣传,有的私下用勾兑来诋毁竞争对手。如果“统一口径”,那么,对企业的发展,对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对消费者都会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现在的行业有很多模棱两可的“秘密”,导致消费者对行业不了解,对白酒又误解。

     “还有就是原酒的问题,有关部门早已规定白酒原酒及基酒流通技术规范。调香酒不够去贵州购买早就不是新闻,但是这事还是没说清楚,就使企业的发展很为难。我认为这得澄清,澄清后这个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不然还会出问题。”杜宝海表示。

     杜宝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白酒行业的透明度,这样对行业的发展有利,对像贯头山酒业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有利,行业规范了,受益的也还是大家。

     最后,杜宝海表示,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他也在考虑,像他们这样的中小酒厂未来会怎么发展,将来还有没有生存的空间。通过了解一些行业材料后,他发现,以后,这样的中小企业,国家会不断提高其门槛,最后可能会被卡死。他希望,在研究白酒行业的时候也多多关注一些中小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