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诚信竖业,服务于民
来源:  2015-12-21 09:42 作者:

  全面调整多年来在行业发展和宣传上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回归酒类产品是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促进社会交流的嗜好性消费品的性质,树立诚信的社会形象,找准定位,谋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酒业直面“三重门”
 
     4月17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围绕“诚信竖业,服务于民”的主题,本次会议回顾了2012年酿酒行业运行情况,并提出2013行业经济运行发展趋势及建议,以及协会工作的开展等。
     在会议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经历了2012年末的风波骤起和2013年一季度的市场低迷之后,酒业正在恢复“镇定”心态,一系列调整应对之举逐渐收到成效。如果说2012年是中国酒业遭遇严峻考验的一年,那么,2013年则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
 
王延才:调整和稳定成发展主旋律
 
  经历了2012年的各种波折,当下中国酒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产能过剩、增速偏快、投资过热和产品安全关注度大幅提高的舆论环境下,如何保持酿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压在酒业人士心头共同的阴云。
     4月17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在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从不同方面解读了去年行业问题的所在,协会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所做的工作,以及2013年的工作计划,他以客观的分析、坚定的信心拨开了大家心中的云雾。
     王延才指出,2013年酿酒行业应该以“诚信竖业,服务于民”为主线,确定行业定位。
     “诚信竖业”:全面调整多年来在行业发展和宣传上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回归酒类产品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促进人际交流的消费品的性质,树立行业诚信的社会形象,找准定位,谋求更好的发展。
     “服务于民”:行业的利益、利润等来自消费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注人民的身体健康,把产品研发的方向定位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以实现行业和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白酒:为了“焕然一新的时刻”
 

  4月17日一早,北京友谊宾馆,距离中国酒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正式开始还有10来分钟。来自各地酒企的代表们已经三三俩俩聚集在会场内,大家议论的话题多半跟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白酒勾兑事件有关。不少人在担忧,这会不会给近期以来风波不断的白酒产业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震荡形势下的白酒产业未来走势如何?
  几小时后,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焦点访谈》这次的曝光事件,白酒产业应该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它,我们在此前的高度发展中埋下了一些问题,现在通过一些诱因的作用逐一暴露出来,这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鞭策意义,必须加快调整和解决问题的步伐。”
  对于白酒产业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王延才同样强调了“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基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国家政策导向,白酒产业接下来仍然具有良好发展预期,“对于白酒行业到底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业内和社会各界都持有不同观点,我认为当前白酒产业仍处于成长期,确切地说,是成长过程中的调整期。”
 
葡萄酒:走出去与国际多沟通
 

     3月24日~26日,由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带队,部分中国葡萄酒企业组团到德国,参加世界最大的酒类展会“2013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
     “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中国葡萄酒的形象在国际化的展会上亮相,整体效果很好。很多参观者对于中国葡萄酒非常感兴趣,品尝之后,他们对中国葡萄酒的评价很高。”王祖明对《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说,展会前组委会就对中国葡萄酒的展览消息及各参展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宣传、告知,并且通过展会期间的产品展示、品尝和赞助展会高级商务活动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光和驻足,使其具体了解了中国葡萄酒、认识了中国葡萄酒。
     “本次参展,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下次再去,我们一定会在推广等方面做更充分的准备。”王祖明表示。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推广机构、协会、酒商都看好了中国这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然而,中国本土的葡萄酒却遭遇了众多的非议。走出去与国际多沟通,让世界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葡萄酒,这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啤酒:将迈入“多极”发展新阶段
 

2012年我国啤酒业销售收入按控股情况分类比值表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nbsp;    2012年,相比于白酒行业、葡萄酒行业相继摊上“大事儿”,啤酒行业似乎处于不温不火的平稳状态:4902万千升的产量、3.1%的增幅,并未超出理性业内人士的期望之外。
     但若我们对啤酒行业这一年的运行特点加以深入剖析,却能解读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和信号:占行业比例较小的集体控股企业,其销售增幅明显;小型啤酒企业普遍实现了快速增长;个性化微酿啤酒愈加受到市场认可。啤酒行业或将迈入“多极”发展的新阶段。
 
纪正昆:适应新形势,转变发展观
 
 “十八大”提出了振奋全国的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在国家整体目标明确的发展方向之下,酒业虽然在去年受到政策影响,但是同样拥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在4月17日举办的“变局·机遇· 新未来——2013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纪正昆表示,在新的形势下,酒行业需要明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因事而制”的道理。
 
张雨柏:未来大众消费将成主流
 
  今年,白酒行业发展的“寒潮说”充斥于各种媒体,媒体无外乎挖掘寒潮成因的前世和今生。对此,在“变局·机遇· 新未来——2013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上,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雨柏认为,这一方面是外因抑制,另一方面是业内疯狂。
 
朱思旭:高端酒需向商务消费转型
 
  “2013年,高端白酒发展受限,企业一定要调整产品结构,再加上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高、中、低档产品层次还都需要做。不是国家现在限制高端酒消费,企业高端酒就不出了,不做了。目前,高端酒需向商务消费转型。”在“变局·机遇· 新未来——2013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上,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说。
 
张五九:重塑酒业形象的三个途径
 
     对于酿酒行业当前所处的“多事之秋”,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认为,短时期内出现如此高密度的行业负面信息,说明酿酒行业正为社会公众所广泛关注,这本身就说明酒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已上升到新的高度。
  “这样一个行业,难免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大量‘粉丝’的追捧;二是批评,需要面对更为严格的行为标准;三是炒作,或者说是经济利益牵动下的事件炒作。”张五九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卢静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