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凭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及优良品质逐渐为广大消费者认可。为抢占市场,不少酒类企业开始转型生产酱香型白酒,包括五粮液等许多过去没有酱香型白酒生产历史的企业,也开始尝试进入酱香领域。
未来,酱香型白酒的发展趋势如何?酱酒板块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带着这些问题,《华夏酒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酱酒著名研究专家、左右脑策略咨询机构总经理权图。
《华夏酒报》:过去1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白酒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大的挑战,您如何看待未来10年中国白酒的发展前景?
权图:我对中国白酒未来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白酒行业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板块之一,要谈中国白酒未来发展大势必须先看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大趋势。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中国经济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战略性转型。“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三驾马车要由以前的“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也就是说,国家已经开始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向型经济,更多要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第二条主线是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这是为刺激国内消费的战略举措,因为民生的改善和保障必将大大解放国民的消费能力。从“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中国消费品市场必将迎来黄金10年。
作为典型的快消品行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必须看到未来消费趋势的演变。中国白酒作为“百菜之首”和“餐中之王”,是中国人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润滑剂和兴奋剂。特别是随着社会阶层的演变和分化,政务和商务人群将大大增长,这给中国白酒,特别是中高端白酒带来极大的机会。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白酒未来10年的市场总量会继续提升,但结构性的调整和生产总量的控制也是必然的。
《华夏酒报》:近两年,酱香型白酒发展呈上升趋势,作为国内著名的酱酒研究专家,你是如何看待酱香型白酒这几年的发展?未来酱香型白酒的发展趋势如何?
权图:酱香型白酒的春天已经来临,这不容质疑。近5年来,酱香型白酒的平均增速达到了32%,是中国白酒5年平均增速的两倍多。酱香型白酒增长的速度这么快,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消费趋势的演变导致的。近几年,中国酒业品类格局中,酱酒和进口葡萄酒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酒的品类,这其实是消费者对饮酒健康和饮酒品位的关注导致的。随着茅台和国外名庄酒的带动,以及消费信息的对称和消费心理的成熟,很多消费者特别是高端消费者都竞相追逐酱酒和进口葡萄酒。高端消费者又引发了其他跟随者的消费跟风,消费潮流自然形成。
二是酱香型白酒龙头茅台多年对酱酒市场的培育和对高端消费的引领,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酱酒消费者。2010年,茅台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150亿元,大家可以想想这已经覆盖了多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加之茅台近两年的“疯狂”更是让它不自觉地担当了酱酒的代言人,为酱酒提供了强大的品类背书。有着茅台这个火车头的带动,酱酒在中国白酒里的占比还将继续快速提升。
三是业外大资本和主流企业进入酱酒领域加速推动了酱酒的发展。目前,酱酒领域除了茅台和郎酒外,五粮液已经挟10年苦心积累杀向酱酒,推出了永福酱酒。不仅如此,业外的大资本表现得更加疯狂。譬如IT巨头联想最近收购武陵、海航入驻怀酒;现代中药龙头企业天士力更是10年前已经在茅台镇开始投入巨资,如今,国台酒业已经成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并且已经实现销售近10个亿,未来规划10年内再投20亿打造2万千升产能,实现销售100亿元。这些业外巨头的企业体量都不亚于茅台,甚至远远高于茅台。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杀入酱酒领域不但会改变目前的两强格局,而且将大大提升酱酒的市场份额,让中国酱酒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综上,中国酱香型白酒春天的来临已经成为事实,酱香型白酒目前以2.5%的产能已经实现了中国白酒15%以上的销量和30%以上的利润。
可以乐观地预测,未来10年,酱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将大大提升并有望达到30%左右。
《华夏酒报》:由此可以看出权总对酱香型白酒的热爱和信心,那您认为中国酱酒板块未来会呈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怎样的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
权图:对于酱香型白酒的明天我很看好,但酱酒板块内部的发展态势是不均衡的。我认为,酱香型白酒未来的发展和定盘取决于以下三大因素:产区、品牌和市场。
首先来看产区,由于受水质、土壤、空气、气候、微生物等因素的制约,酱酒产区对中国酱酒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近10年发展态势的演变,中国酱酒已经形成了五大产区:茅台镇产区、赤水河产区、贵州产区、四川产区和其他产区。茅台镇是中国酱酒的核心产区,这一点已经得到行业的公认。赤水河产区由于两大明星企业茅台和郎酒的所在,赤水河流域已经成为中国酱酒酿造的黄金河谷。贵州产区由于传统的川浓黔酱,行业共识,并且从数量上讲,中国酱酒80%以上的企业都在贵州产区。这前面三个产区是重合的,茅台镇产区是包含在赤水河产区里的核心小产区,而赤水河产区又在包含在贵州产区内的自然产区。四川产区近年由于五粮液、沱牌、高洲、仙潭酒厂等企业对酱酒的关注和投入已经形成。其他产区指的是除以上几个产区外的酱酒产区,例如武陵、丹泉以及北派酱酒企业共同形成的零星产地,由于企业数量较少,只能统一为其他产区。
五大产区的地域特点和酿造环境决定了在中国酱酒品类里的行业地位。其中,茅台镇产区不可避免地站在中国酱酒金字塔的最顶端。因为特殊的酿造环境、原料和工艺,茅台镇产区大不同于其他产区,形成了独立的中国酱酒的核心产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茅台镇产区所产的酱酒和其他产区的酱酒已经是此酱酒非彼酱酒,形成了一个高端的、特殊的小品类。无论口感、品质还是品类地位都要远高于其他产区。在茅台镇产区,决定该产区内未来品牌格局的最大要素是产能,而产能竞争的本质是土地竞争和红粮基地竞争。
决定酱酒定盘的第二大要素是品牌。由于酱酒具备特殊的调味酒性质,所以中国酱酒2.5%的产能里,有1%被浓香白酒或其他香型白酒用去做调味酒,而不会被用来做品牌酒,这在茅台镇产区尤为明显。中国酱酒领域里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未来的酱酒品牌结构也会不尽相同。酱酒企业只有走品牌之路,形成中国酱酒的品牌集群,才能形成中国酱酒真正的大市场。目前,中国酱酒除了茅台和郎酒外,部分品牌开始崛起,例如五粮液的永福酱酒、茅台镇第二大酱酒品牌国台、湘派酱酒武陵、桂派酱酒丹泉等,这给中国酱酒带来希望。但可以预见的是,虽然有不少大资本和大企业进入酱酒领域,未来10年,中国酱酒领域真正能形成大品牌的不会超过10个。所以,未来酱酒领域的品牌数量将远远低于浓香酒等其他领域。
决定酱酒定盘的第三大要素是市场。由于受产区和企业背书的影响,未来酱酒市场的格局是比较复杂的。茅台镇产区的品牌由于茅台的强大背书可以很自然地占据高端和超高端市场。而具备强大企业背书的品牌,例如永福酱酒等,可以借势五粮液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市场网络较为容易的切入中高端市场,而其他产区的品牌,只有借用当地的地缘文化而盘踞中端市场。低端市场无酱酒,因为酱酒的酿造工艺就决定了成本结构,低端酱酒只会让消费者产生品质怀疑。
总之,酱香型白酒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由于受到储藏时间和产能扩张的影响,酱香型白酒真正的放量在5年之后。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酿造好酒,做好品牌和市场积累,共同迎接酱香型白酒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