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销售旺季未到,但形形色色的酒展已经在广州大打“车轮战”。日前,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表示,目前广东仍无一个有规模和公信力的酒展,作为国内酒饮消费最为活跃的市场,广东有可能也有必要办一个规模大的酒展。从长远看,广州酒展业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引导规范,进行整合升级。
市场现状 夏季酒展扎堆广州
广州是国内最大的酒类消费市场,广州的酒展是进口酒重要的招商平台。“70%的进口酒从上海进口,而50%的消费集中在广东,可见广东市场的影响力。”法国葡萄酒管理硕士、国家培训师、香港世界葡萄酒中心大陆首席顾问曾微表示。
存在虚假夸大宣传
如今,酒展的门槛不是很高,有些展览公司没对参展的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酒展知识产权问题突出。
彭洪指出,一些酒展实际上只有区区几千人,甚至是找很多非专业观众撑场。
据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国外酒庄曾经来广州参展,但在展会上的不愉快经历让这个国外的酒庄颇为愤怒。“展会承办方确实在合同期内帮助酒庄找到了一个代理商,但是代理商很快就经营不下去,导致双方的合作夭折。承办方声称已经完成合同条款,不再负责此事。国外酒庄投入数十万美金最终打了水漂,没有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展位价格混乱
某位国内进口葡萄酒运营商曾经在广州参展,他在春节前定了一个价格为13800元的展位,但是参展期间他却发现临近的展位价格仅为8280元,并且享受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是同等质量的服务,他得知这个展位是在一个月前定下的。这个浮动的展位价格与此前展会工作人员所讲的招展政策完全不一样,该运营商为此觉得大受欺骗,大大打击了他对广东酒类展会的信心。
“曾经有不少酒商在参加完广州的一些酒展后向我们投诉,展览方对同等面积的展位,向不同的参展商开出了不同的价格,不公平。”彭洪介绍说。不过对于这种现象,彭洪也觉得很无奈,“毕竟有些展会的主办方是私人的展览公司,价格难以监管。”
专业性不足遭诟病
某国内进口葡萄酒品牌运营商杨生直指广州某些展会服务素质有待提高,并指出,“展会开展后,酒杯未能按时送达我们展商手上,严重阻碍了我们与采购商的正常沟通。”
彭洪表示,展会专业性还应体现在专业买家的质量以及展会设计等众多方面。“在国外一些专业的酒展,非专业人士是不能进入的,而且对进场的采购商的筛选很专业。但在广州的一些展会,非专业买家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会展现场,降低了展会专业性。”
未来趋势 酒展整合升级势在必行
曾微表示,目前广州酒展确实有点泛滥,市场处于混战阶段。彭洪称,作为国内酒饮消费最为活跃的市场,广东有必要办一个大规模有公信力的酒展。他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牵头,引导广州的酒展行业走向规范化,以规范广州酒展经济的发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几大酒展混战,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如各展览公司坐下来商讨如何整合各自的资源,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共赢”。
曾微表示,这种升级体现在专业性的提升上。“除了给酒商一个酒展的展示平台,还要给展商寻找到其优质的客户对接。在展会上,展商与代理商进行初次接触后,展会还可帮助展商在展会结束后在国内进行推广、公关,可帮助展商举办品鉴会、全国巡回展会等,帮助参展商在国内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