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京啤酒、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先后涨价后,一些区域性的中小品牌也开始效仿,正在酝酿涨价,啤酒行业涨价潮蔓延。新疆品牌伊犁雪正在酝酿4月份涨价,涨价幅度为10%-20%。此外,一些区域性品牌的涨价也在酝酿中。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11月,华润雪花瓶装和听装啤酒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11年1月18日,燕京啤酒宣布旗下普通装产品10度燕京清爽、燕京本生每箱(24瓶)提价3.3元,平均每瓶出厂价提高约16%;2010年1月30日,青岛啤酒部分品种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涨价。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啤酒行业作为微利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讲求薄利多销,消费者对涨价的敏感度较高,涨价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流失及销量的下降。就三大巨头的提价进程来看,其提价显得较为谨慎。华润雪花的主要提价区域集中在四川、辽宁、安徽等优势区域,燕京啤酒也选择了北京作为其主要提价区域,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的话语权较高,其市场份额占据85%以上。而青岛啤酒涨价也是针对旗下部分产品,并未采取全线涨价措施。
随着三大巨头的涨价,目前涨价潮已经蔓延至部分区域性品牌,行业涨价预期强烈。经过长期的跑马圈地运动,几大巨头的全国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原本怡然自得的区域性品牌如今在家门口就面临着全国品牌的正面挑战,竞争压力加剧。对区域性品牌而言,三大巨头带头涨价是一种机遇,涨价也成为可能。
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啤酒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为应对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啤酒企业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内部消化,另一方面涨价也成为预备的解决方案之一。涨价不仅可以将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也可以提升利润空间,缓解日益上涨的压力。当然,啤酒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涨价都较为谨慎,没有合适的涨价时机,涨价仍然是个未知数。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