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总工去向存疑 酒鬼酒能否“三剑合璧”?(1)
来源:  2015-12-21 09:02 作者:

  日前传出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晓萍另投四川文君酒厂的消息,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盖因经吴晓萍之手勾调出的“国窖1573”,提升、定型并最终完成的“馥郁香”酒鬼等作品,都深得专家好评、市场青睐,成为高端白酒阵营中的典范之作,她也由此获得了“酒的女儿”美誉。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物去向成疑,难免让人对“与大师同行”的酒鬼酒未来趋向质疑颇多。

  吴晓萍:曾任泸州老窖副总工程师,是国窖1573酒体的主要设计者。吴到酒鬼酒上任后,将“酒鬼酒馥郁香型”调制定型,“酒鬼”因而号称体现出“泸型之浓香”、“汾型之清香”、“茅型之酱香”。

  据了解,目前酒鬼酒已形成了以内参酒、洞藏酒鬼酒为标杆型超高端产品、以新酒鬼为效益型主导核心产品、以新湘泉为覆盖型中低档产品的产品架构。

  连线酒鬼酒:“吴晓萍不保证在厂里坐班”

  4月3日,《华夏酒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位熟悉酒鬼酒公司的知情人士,他表示,在未来去向一事上,吴晓萍的态度是不会从酒鬼酒公司撤离,今后要继续为酒鬼酒服务,但由于酒鬼酒公司地处湘西,离家较远,难以保证“坐班”。

  也就是说,吴晓萍今后很有可能会不定期地往返于四川老家和酒鬼酒公司之间,其工作关系仍隶属于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至于具体的职务形式,至发稿时为止,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网站“高管简介”一栏中,吴晓萍的职务仍然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而与其简介一栏之隔处,已更新为1个多月前刚刚到任的公司总经理徐可强。

  同时,《华夏酒报》记者还从酒鬼酒公司了解到,自2006年12月吴晓萍来到酒鬼酒公司之后,通过日常调酒工作中的观察选拔,亲自培养了5个人的核心技术团队,经过近3年的理论提高和工作实践,这个团队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勾调技术能力,特别是对于酒鬼酒独具的“馥郁香”风格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可以在吴晓萍离厂期间肩负起勾调工作的重任。

  另外,酒鬼酒公司也建立了一整套详细的工业技术档案,以确保产品的配方、品质、口感等各方面保持长期稳定。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8年批准对酒鬼酒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酒鬼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范围、专用标志使用及质量技术要求作出了明文规定,尤其对酒鬼酒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特色给予了严格认定,此举从企业工艺标准方面确保了酒鬼酒的生产“有理有据”,稳定可靠。
   
  吴晓萍为馥郁香“点睛”

  提到吴晓萍,就不得不提“馥郁香”。长期以来,酒鬼酒生产工艺是在传承湘西民间酿酒秘方的基础上,大胆吸纳现代大、小曲工艺各自优点,将三种工艺有机揉和而成。

  2005年8月,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在吉首主持召开了“酒鬼酒馥郁香型研究”成果鉴定会,经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曾祖训、赖登燡、赵建华、陶家驰、谢玉球等15名国内著名白酒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正式确立了酒鬼酒的馥郁香型。与会专家一致认定,酒鬼酒系列产品其生产工艺独特,具馥郁型优质白酒的典型风格,为我国白酒行业的一种创新香型。

  2006年,吴晓萍初到湘西,在品尝了酒鬼原酒并了解到公司当时库存30000多千升优质基酒的情况后大为振奋。随后在酒鬼酒酒体品质和香型风格进一步升级定型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确立了新品酒鬼酒“前浓、中清、后酱”的典型馥郁香风格特点,堪称“点睛”妙笔。

  吴晓萍曾告诉《华夏酒报》记者,早在来酒鬼酒公司之前,她就从市场上自费购买过酒鬼酒,对其风格进行了初步了解和研究,并将之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2007年8月,沈怡方、高月明等7位白酒专家再次赴酒鬼酒公司进行鉴定,其间,他们对吴晓萍所做的“提升、定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专家们也表示,酒鬼酒的典型风格不仅取决于对独特民族酿酒工艺的传承,更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气候、环境、水土等天然先决要素,“离开湘西就出不了酒鬼酒”。

[1] [2]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