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花冠制造,是一件怎样的“作品”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11-09 09:41 作者:石磊

  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2015中华储酒文化节暨第十四届花冠集团“九九”储酒节在山东菏泽盛大举行。

  本届储酒节围绕“大师之道,为爱珍藏”这一主题,先后举行了中国白酒(齐鲁)研究院暨中国白酒大师工作站奠基仪式、冠群芳形象品牌发布会、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总裁班同学储酒仪式、冠群芳作品酒专家评定会和储酒节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

  正如花冠集团董事长刘念波所言,本届储酒节在此前能量聚集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打造,几个活动环节各有亮点和价值,是对花冠企业发展平台与发展水平的优化提升。

  从某种角度来说,此次储酒节堪称花冠制造的一件杰出“作品”。

  产品离作品有多远?

  作品,是本届花冠储酒节的“文眼”,也是一系列活动的主旨统领,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冠群芳作品酒”的上市发布。

  冠群芳作品酒分为52度浓酽型和39度柔雅型两款,在储酒节当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初看其包装简洁无华,但细加端详,却发现其分别打有卢建春、姚元滋两个名字的烙印。

  卢建春,中国白酒大师,国家级白酒评委,花冠集团副总经理;姚元滋,国家级白酒评委,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花冠集团副总经理,之所以将这两个名字标记于包装,正是花冠“作品”理念的体现。

  “把名字签在作品酒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卢建春说,为消费者创作作品,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花冠呈现给消费者的每一瓶酒,都是赋予了个性、思想与情怀的作品。

  从产品到作品,其差别究竟是什么?花冠是如何把产品变为作品的?

  卢建春认为,这首先源于花冠的规模与基础优势,经过长期发展,花冠集团现拥有花冠酿酒股份、山东御思酒业、山东国花酒业和江苏大风歌酒业等四家专业白酒生产企业,储酒总量达6.7万千升,拥有酿酒窖池6000个,年产优质粮食酒2万多吨,特别是经过连续14年的储酒节积累,为花冠奠定了充分的原酒储存优势。

  同时,花冠集团还具有系统、扎实的技术传承。

  1988年,白酒泰斗周恒刚在花冠进行“北斗计划”的试点工作,对花冠的窖泥配方和窖池构建都进行了重大改进。在之后的时间里,沈怡方、高景炎、高月明等著名白酒专家均给予花冠集团长期关注和支持,对花冠酿造技艺、酒体风格的提升起到了极大推动。

  而发展至今,花冠集团已拥有包括卢建春、姚元滋在内的五位国家级白酒评委,人才梯队建设完善,通过对大师技艺的传承消化,将外部教化转变为内部资源,形成了具有独特性、优越性的花冠技艺体系。

  花冠集团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强大的创新能力,长期关注消费趋势,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延伸发展,不断完善工艺,一方面提升酒体的市场适应性,一方面强化酒体的个性表现力。

  “基于这三个支撑,冠群芳作品酒的诞生,就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一种表现。”卢建春认为,这一作品并非来自营销创意,而是由花冠的企业基因所决定。以丰富的原酒储存为创作素材,以精湛的技艺为创作手法,以品质卓越、个性鲜明为创作追求,以酿酒者对白酒精神的理解、对消费需求的把握和对白酒市场趋势的判断为创作灵感,最终实现由产品到作品的延伸升级。

  而这种作品理念的行业与市场意义又是什么呢?

  卢建春认为,这是对白酒消费需求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引领。

  “十年前,我们没有苹果手机的概念,摩托罗拉、诺基亚占据着手机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而十年后,这种市场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其原因就是消费者需求有了极大发展,而苹果恰恰满足和引领了这种需求。”卢建春认为,对于白酒同样如此,要跟随着社会、市场的脚步,去寻找消费者的当下需求和未来需求。

  “早些时候,消费者能喝到酒,就感到非常满足,这是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品牌价值,来满足其商务和社交需求。”卢建春分析认为,而今后,消费者选择白酒,将会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满足自我的个性化需求。

  特别是随着中产阶层人群的扩大,白酒消费文化在不断改变,“工匠情怀”被广泛关注和倡导,其本质正是白酒价值的理性回归,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白酒从不缺少工匠情怀,只是在面对中产阶层,面对全新的消费方式与消费文化,白酒必须将这种情怀加以落地和表现。

  这正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在产品阶段,酒企往往追求短、平、快的利润驱动,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加重视对共性的迎合,而忽视了个性和差异化的表现。

  而对于作品,则是以大师工匠的信念、信仰为驱动,将品质管理系统化,坚持追求规模、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与突破,更加重视作品的个性元素,突出作品的差异性、艺术性和精神性。

  正如冠群芳作品酒,其是作者感悟与情怀的反映和承载,也是企业精神的一种延续和传播,这是不可复制的独特价值,更符合未来人们的消费和审美需求。

  从品质到品位,从理念到理想,从诉求到追求,这也许就是产品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花冠作品酒的诞生,或将使白酒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卢建春对此的判断是:当意识到放在我们手上的,是一件作品,需要我们赋予它情感和灵魂,那就必须用心雕琢,每一个环节都急不得,“为它毫无保留地付出,做到自己的极致,至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如何为作品寻找“知音”?

  正如一件作品问世,对于它的创作者而言,最大的满足莫过于找到“知音”,能够共同体会作品中的精妙之处。

  花冠无疑是幸运的,在冠群芳作品酒面市的当天,便邂逅了它的知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总裁班同学会。

  据了解,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总裁班创办于2007年,迄今已举办四十多个班,每班学院100人左右,学院总数已近5000人,其中90%为董事长、总经理、部门总监等企事业高层管理者,学员从事的行业涉及建筑、房地产开发、金融贸易、制造业等二十余种,在山东各地均设有分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本届储酒节期间,共有400多位总裁班学员来到花冠集团,并参与了封坛储酒纪念活动。

  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总裁班同学储酒仪式现场,《华夏酒报》记者注意到,花冠精心设置了一系列仪式感极强的环节,引领学员们净手、静心、许愿,继而封坛储酒,通过这种流程,使学员们的心境情绪达到了欣赏白酒“作品”的极佳状态,在此之后,总裁班学员们参与了冠群芳作品酒的专家评定会,在行业专家们的指导下,对两款冠群芳作品酒进行品鉴。

  而在品评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感受了冠群芳作品酒的风格品味,更与花冠技术团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对“作品”的创作理念有了深入了解,甚至将之与商业思想、价值追求相联系,相互启发印证。

  与其说这是一场品鉴会,倒更像是知音间的寻觅与邂逅——对待“作品”,本该如此。

  对此,刘念波认为,山大管理学院总裁班是鲁商精英群体,而从市场和传播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微观的、有效的品牌传播中心,连结着大量消费者群体,是一个品牌传播中心。使总裁班同学成为冠群芳作品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的知音,意味着花冠的作品理念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为作品增添大师“背书”

  能够为一件作品带来巨大价值提升和认可度的要素是什么?

  大师手笔便具有这种点睛作用。在本届储酒节上,中国白酒(齐鲁)研究院、中国白酒大师工作站奠基动工,这将使花冠“作品”更添大师“背书”。

  据了解,花冠集团开建的一院一站,是经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严格把关考核之后方得以认证落实,项目占地面积200亩,计划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设周期10个月。

  项目建成后,将集中国酒文化展厅、储酒公园、高端品鉴和私人定制、中国白酒大师工作站和工作室、检验检测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等多项功能,成为花冠集团乃至白酒行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孵化基地。

  在奠基仪式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表示,从行业发展形势来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区域,往往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发展成效,比如川贵板块和黄淮名酒板块,正是因为在质量创新、科技创新方面各有千秋,才支撑了持续的发展增长。而从企业层面来看,花冠集团从十几年前的默默无闻,到今天获得很高的行业地位与市场知名度,成为鲁酒领军力量,同样离不开创新的力量。

  “无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还是企业组织架构的创新,花冠都做出了积极探索,为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马勇说,而一院一站的建设,将聚集更多的“大师”力量,使花冠的创新能力达到更高平台,为企业开创更有利的创新发展通道。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一院一站的创新成果,以及大师创作的价值背书,将为花冠带来“点睛”作用,使其作品成为传“市”杰作。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