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从企业看中国葡萄酒风格探索之路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6-17 17:12 作者:刘保建
    在“2014(首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张裕、长城、君顶酒庄等企业负责人曾围绕“反思、自信、崛起”主题,提出了大环境下如何变革的举措和思考。6月6日下午,在“2015(第二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张裕、长城、王朝等国内葡萄酒企业负责人再次聚首,依据“个性化·性价比”主题,畅谈中国葡萄酒风格的发展思考和探索策略。

     在国内葡萄酒企业深陷迷茫之际,我们相信这几家葡萄酒企业对个性化和性价比的实践,包括产业策略、技术创新、质量风格和市场经验等,将为其他葡萄酒企业提供借鉴,指引中国葡萄酒探索风格之路。

围绕产品进行风格探索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记明代表张裕公司汇报了“提高国产葡萄酒性价比的思考与探索”,从他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张裕公司这几年的葡萄酒风格探索,主要是围绕产品性价比和产品个性化来做的。

     李记明说,近年来,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环境的变化与进口酒的冲击,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遇到了困难,企业面临来自市场、产品质量、性价比等方面的挑战,以产品“质量”“适口性”“性价比”等优势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已成为确保国产葡萄酒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张裕首先准确地进行了产品定位。确定了以中高档产品为主,高、中低档全面推进的产品发展战略,确定了酒庄酒发展模式和中、低档酒发展模式。发展高档酒庄酒满足对高档产品的需求,发展小规模精细化酒庄酒,追求优质、特色、个性化。

     其次,积极推进原料基地建设。采取实施葡萄园的分类管理、提高葡萄园的规模化程度、实施葡萄园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葡萄园机械化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的葡萄园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管理。

     第三,在酿酒葡萄产量控制方面,高档葡萄园产量控制在500公斤/亩以下;优质葡萄园产量控制在500~1000公斤/亩;普通葡萄园产量控制在800~1200公斤/亩;白兰地葡萄园产量控制在1000~1500公斤/亩。

     第四推动葡萄酒管理。根据葡萄原料用途分类定价,确保高档葡萄园收入大于等于优质葡萄园大于等于普通葡萄园的收入;提高葡萄园规模化程度;实施葡萄园标准化生产,通过葡萄栽培措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原料的定向化、优质化;大力推行葡萄园机械化管理。

     第五实施葡萄园分类、原酒分级使用。推动葡萄分类加工和工艺技术革新;优化葡萄基地与原酒配置资源的使用;确保等级原酒的合理成本;建立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质量管理科学化。

     此外,张裕还大力推行绿色包装、简化包装,改变传统五层纸箱,成为三层纸箱,积极推行集中采购策略,通过招标和比质比价的集中采购,有效整合采购资源,提高采购包装材料的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优良、富有特色、性价比更加合理的各类产品。

产品、管理、技术、营销并进

     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仲惟明对葡萄酒新常态的认识是,葡萄酒新常态对葡萄酒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才能在新常态下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我理解的葡萄酒‘新常态’是,产业速度从高速到当前的触底回升;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从渠道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机遇与挑战共存,要狠抓市场经营。”仲惟明说。

     为再次实现公司转型升级,中粮长城为此推动四个方面并进:个性化产品创新,整个产业链的管理,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和营销手段的整合。

     在重视个性化创新上,长城葡萄酒在国内优质产区进行了布局,并收购了国外酒庄,全力打造产区风格的个性化。优良的品种,为长城葡萄酒实施多品种的均衡发展和产区特色个性化的产品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原料基础。今后,长城葡萄酒还将继续在产区区域、个性化和品牌文化个性化上进行战略优化调整。

     其次是优化全产业的管理,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中粮集团提出了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即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整合种植与采购、贸易与物流、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组建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下一步长城葡萄酒将继续优化升级全产业链管理,打造消费者放心的高性价比的好产品。在系统低成本上,长城葡萄酒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客户服务、市场研究和商性研判、技术改进和研发创新等,形成系统的低成本能力。

     第三,打造智能化工厂,推动产业的换代升级。自去年以来,长城葡萄酒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在国内率先开发使用了葡萄酒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制度。该系统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运营。

     最后是紧跟市场变化,营销实现四个整合。在产品结构上,实现风格多元化的结合;在品牌打造上,实现高端品牌与大众品牌结合;在渠道建设上实现传统渠道与新型渠道的结合;在市场培养上,实现产品塑造与文化引导的结合。

个性化和性价比的提升
在于完善机制

     天津王朝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生进入这个行业已经40年,看到了中国葡萄酒的发展过程。在“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他以一个酿酒师的身份提出对性价比的看法。在他看来,近20多年中,中国的葡萄酒发展很快,硬件已不亚于新世界和旧世界,但有赖于完善软件上的机制。

     “我们的短板,是体制机制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性价比的提高。”王树生说,比如说,中国的土地在农民手里,是千家万户,没在酒厂的老板手里。导致种葡萄的质量好坏和价格和酒厂是不一致的。为此企业要在质量检测上花费大量的费用,解决原料质量问题。

     另外,很多酒庄老板在硬件上舍得花大钱,但在原料上舍不得花钱,导致了性价比的降低。还有,企业往往以销售市场为导向,不以酿酒师和消费者为导向,导致了非标准生产。

     “在成本问题上,我们从原料、管理上浪费资源,造成了成本的高企。现在国内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从原料上就比别人高,管理成本更高。企业要调整,要标准化,规范化,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此外,还应简化包装,将成本降到最低。”

     王树生曾经到一个冰酒厂品尝冰酒,一尝有股木塞味,但又拿原酒一尝感觉非常好。他就问技术人员,为什么不盖个好塞?技术员站起来说,非常感谢您尝了我们的酒,但我们说了多少年,没人理我们,虽然就差几毛钱。

     王树生表示,我们的个性化和性价比之路,要付出,也要耐得住寂寞,要想做酒庄、做好酒,必须得下大功夫,只有付出才能得到,不付出你得到了时间也长不了,“我作为一个酿酒师感觉到,想做好酒不容易”。

将差异化打造
成核心竞争力

     每个企业都想让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与众不同,形成差异化,并逐步将差异化打造成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最终将品牌打入顾客的心。

     中国面积辽阔,为国内产品提供了风格迥异的自然条件,例如,渤海湾的黄金海岸产品风格、河西走廊的沙漠绿洲的产品风格、新疆的冰川雪山的风格,都各具特色。每个企业个性化、差异化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整个行业的多样化、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元化;就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更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品与服务。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行业繁荣。

     与会企业代表认为,我们必须对葡萄酒行业葆有信心。因为未来的十年将会是葡萄酒快速发展的十年。未来的十年,七零后会逐渐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他们对于代表时尚、品位、健康的葡萄酒更有好感。喝葡萄酒的消费群体会日益增长,未来核心消费群体对消费葡萄酒的偏爱,决定了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会逐步地上升。
     其次,我们还应对民族葡萄酒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中国葡萄酒的市场一定会是中端酒的天下。在这个价位上,与进口酒相比,目前民族葡萄酒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葡萄酒的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酿酒设备、技术工艺、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了。很多民族葡萄酒企业、酿酒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确实不比国外落后。

     民族葡萄酒企业人才技术、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国内葡萄酒企业,非常重视对国外人才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工艺水平已经与国外没有多大差距。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居世界前列,步入种植葡萄酿酒大国的前列。很多优秀民族品牌的葡萄酒在品质上已经不输进口酒。中低价位的大众酒产品性价比甚至优于进口酒,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会喝酒的人会越来越多,所有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民族品牌必然会成为市场的主要产品。

     “民族葡萄酒的性价比优势明显,不等于说中国葡萄产业的发展要靠低价位。如果仅靠平低价位,行业就会进入到恶性竞争。最后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如何破解这个局面?”有企业负责人对《华夏酒报》记者说,中国葡萄酒行业未来将走向何方?答案是本次的主题“个性化·性价比”。(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