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一厂的包装车间,胡英正坐在一大堆酒箱中,奋力的和夹酒盒铆钉的气枪做“斗争”,密集的汗珠从工作帽的边沿上一滴一滴地渗出来。
当时包装的是50度伊力柔雅,这种酒盒的外包装封口处是一个铆钉,打铆钉是包装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也是一道考验体力的工序。打铆钉时两手相互配合好,要眼疾手快,左手拿铆钉放入上页面的同时,右手气钉枪开始对准铆钉,向下对准酒盒下页面的孔,只听得气枪“砰”的一声,退出多余的铆钉,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3秒时间。最后,贴上封口证和二维码,由装箱人员检查合格后放入合格证就可以封口。
一天下来,3000多箱酒每个人要打4000多下,有些酒盒还要打两三下,这样下来,一天下来要动作7、8000下,胡英右手扣气枪的中拇指都肿胀、麻木了。当胡英拿出两个创可贴准备贴的时候,发现装箱子的女工把手割烂了,就都给了那个女工。
员工们小休息的时候,她不停地揉搓着红透了的中拇指,感觉就要烂了。
“你们俩一人用一个多好。”“不行,她的手已经烂了,一个包不住,我的手不是还没有烂吗。”她平静地回答着我的话。
别看胡英现在把班里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说起刚接这个班时也有很多不顺心的事。
当初接这个班的时候,很多员工技能都不娴熟,每天快下班的时候,胡英就会让这些员工在流水线上练习装箱子、贴商标。
包装流水线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的工作状况都影响着整条流水线。有个新员工在正式上岗轮换工序时闹情绪,嫌岗位活太累,胡英就耐心的劝导、做工作,终于让那名女工的情绪平复下来了,类似这样的事在包装车间还有很多。“人心是肉长的,以心换心,用心对人,大家都会理解的。”现在这名女工工作很积极,再也没出现过闹情绪的事。
近几年,班里民族员工开始增多,因为语言和交流的问题,在他们刚上岗时,胡英总是多照顾一些。
卡木斯亚2011年来到班里,人很是勤快,手脚也麻利。每天快下班时,胡英总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快速装箱子的要领。现在她已经成为了装箱子的快手。和大家相处得也非常好,民族节日时,会给班里的员工带馓子、干果、奶疙瘩吃。
说着话的当口,胡英已经快速地到流水线上帮助来不及装箱的员工减轻压力,几分钟的时间,流水线上又变的井然有序。
“班长就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条流水线的运转。”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的眼睛一刻不停地观察这流水线上的动态,哪里缺人就尽快的补充到哪道工序:调整喷码机、装箱子、拉箱子……像个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救生员”。
工作上,胡英是大家的领头人,生活上,她是她们的大姐姐。
班里的女工生病,她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员工们家中的红白喜事,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她更是热心操办,忙前忙后;夏季休息时,组织大家徒步、看红花、看薰衣草、泡温泉。
在胡英的努力下,班里班外气氛融洽,就像一家人。
“你对大家好,大家也会对你好。”四年前,胡英的丈夫出了摩托车事故,恰好到了包装旺季。平时由丈夫打理的家务都落到了胡英的身上。那三个月,她忙了班里忙家里。班里的人看到她的辛苦,都尽心尽责地把好自己的岗,不让她操心。
虽然三个月的时间里瘦了5公斤,但胡英依然很欣慰。“那几个月,我们班的数量和质量依然名列前茅。”话语里,胡英掩藏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胡英个人的业务技能也在包装车间出类拔萃,不管是厂里还是公司组织的包装大比武,每次她都会拿下不同工序的奖项。她所在的班也连续几年获得公司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