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大遵义白酒产区呼之欲出
来源:  2015-12-21 06:12 作者:

以赤水河为依托的遵义白酒集群正在将所有酒企联结起来,通过“规模扩张、产业集群、产区竞争”,
形成类似于波尔多的大遵义品牌背书。按照贵州省、遵义市的相关战略规划,
一个有着国际化视角和前瞻性的大遵义白酒产区呼之欲出。

     如果没有长征途中决定红军命运的那次著名会议,隐藏在高原深处的遵义或许仍默默无名。如果没有绵延436.5公里的赤水河以及悠久的酿造历史,遵义或许不会以美酒香醉世界数千年。或许正是历史与自然的巧合,才让遵义成为了转折之城与美酒之都。
     历数中国酒业的发展变迁,遵义这座酒城可以说是因酒而张扬,历久而弥香。作为酱酒的原产地,遵义“中国酱香·赤水河谷”的地位已经深入人心。除中国老八大名酒——茅台、董酒外,习酒、国台、珍酒、鸭溪窖、湄窖、酒中酒等众多知名品牌也汇集于此。一座城市,竟然有白酒五大香型中的酱香、董香、浓香三大香型,这在中国绝无仅有。
     到如今,“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习酒”这首谚语依然在民间流传。以赤水河为依托的遵义白酒集群正在将所有酒企联结起来,通过“规模扩张、产业集群、产区竞争”,形成类似于波尔多的大遵义品牌背书。按照贵州省、遵义市的相关战略规划,一个有着国际化视角和前瞻性的大遵义白酒产区呼之欲出。
温故:
自古黔中出美酒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引人入胜的地带上,汇集了茅台、五粮液、稻花香、迎驾贡酒等众多名优酒企,国内也称之为“长江名酒带”。酒乡遵义的大小酒厂,就散落在这一纬度线附近。
     地理区位决定了酿酒的先天条件,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寡照,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高达49%,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此同时,遵义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东西各有群山环绕,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在号称“美酒河”的赤水河一线,沿河60公里范围内成为茅台镇核心地带,分布着大大小小几百家酒厂,这就是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人们常说的“中国酱酒核心区域”。
     大自然是最好的酿酒师,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形成的默契,使得遵义成为以茅台、董酒为代表的酿酒独特产区。当年为增加茅台酒的产量,有关方面曾尝试在遵义进行茅台酒的异地生产,原料、工艺、酿酒师傅,甚至酒厂的窖泥,都从茅台镇照搬过去。这次试验最终成就了如今知名的珍酒。有专家分析认为,离开当地的微生物环境便酿不出原汁原味的茅台酒,这也增添了遵义产区的几分神秘色彩。而白酒的特别之处也在于此,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陈騊声这样形容白酒的神秘与复杂:“如果有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
     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清冽甘甜的赤水河水,以及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使得遵义成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酿造出遵义“名酒之乡”、“中国酒都”的美誉,也成就了“自古黔中出美酒”的佳话。
     历史有多久远,酒文化的脉络就有多远。作为国酒之乡的遵义,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众多名酒,群星璀璨,多姿多彩,这得益于遵义悠久的历史和酒文化积淀。
     遵义酒文化气息浓重,酿酒历史悠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品尝了来自夜郎(今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后,赞叹“甘美之”。这便有了后来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绕道遵义仁怀,专为枸酱来的历史——“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据考证,茅台古称益部,枸酱则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此后,遵义酿酒历史绵延不绝,到元末明初,蒸馏酒出现。遵义人在千百年来口传心授酿造技艺的基础上,首创“回沙”、“串香”等工艺,遵义白酒逐渐声名远扬,清道光时被遵义大儒郑珍赞誉为“酒冠黔人国”。
起承:
转型驱动产业前行
     自茅台荣登国宴,茅台、董酒被评为国家名酒开始,遵义地区酒企迎来了一轮高涨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遵义白酒业进入“全民皆兵”的时代,遵义把白酒行业作为地方优先发展的产业,在茅台等品牌的带动下,习酒、湄窖、鸭溪窖等一批贵州名优酒相继产生,远销全国各地,并一度在国内外多项白酒评比中屡获殊荣。仅在1986年12月,贵州第四届名酒评选大会上评出的48种“贵州名酒”,遵义白酒独占23种。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原材料成本高企、消费市场价位走低、国家政策管控等三重压力的影响,同时面对体制、产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瓶颈,遵义老牌黔酒进入低迷发展期。在此期间,虽然“小糊涂仙”、“酒中酒霸”等都有过品牌创新的做法,但是单个品牌难以改变遵义酒业的基本面。
     近年来,贵州省明确要求遵义逐步建成有竞争优势的名酒基地,巩固和提升“国酒茅台”的世界品牌形象,创建并全力打造“贵州白酒”品牌,形成一批白酒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遵义肩负起引领黔酒复兴的历史使命。
     2008年,遵义市决定重点扶持“一大十星”名优白酒企业。“一大”即茅台,“十星”即习酒、董酒、鸭溪窖、湄窖、糊涂、云峰、酒中酒、钓鱼台国宾、金士、五星等10家重点白酒生产企业。针对“一大十星”,遵义市制定了“一企一策”,从土地供给、金融贷款、技改贴息、研发投入、原料供给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保证白酒专项资金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
     2011年,围绕遵义酒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贵州省提出“一看三打造”战略:用5年到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努力做到“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
     与此同时,围绕决策层的政策扶持,遵义酒企开始借助自身特色优势找寻转型驱动的砝码。这一特色可以用一、二、三阐述。一是在多年的产业发展中,遵义酒产业形成了“一带两点”的格局。“一带”是指遵义—仁怀市茅台—习水—赤水段,“两点”则是指汇川区董公寺镇、湄潭县湄江镇。其中,鸭溪—枫香段及湄江镇为浓香型白酒生态工业产业聚集区;茅台—习水—赤水段为酱香型白酒生态工业产业聚集区,也是遵义重点打造的“中国酱香·赤水河谷”200里走廊。这种多年来形成的“一体两翼”式地理范围被纳入《遵义白酒产业聚集区(带)发展规划》中,企业也围绕着自身所处的区位进行优势打造;二是两大中国名酒——茅台、董酒;三是三大香型——酱香型、董香型、浓香型。
     这一独特的产区特色在中国白酒产业绝无仅有。借助这一特色,酒企一方面秉承传统的酿造工艺,另一方面则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进行再创新。以茅台、习酒、国台、珍酒、中心酿酒集团等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企业在坚持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开展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的研究,在保证酒体稳定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提升酿酒的效率与水平。湄窖集团则与浙江大学联手,组建了产学研开发中心,重点研发茶香酒,创新开辟一片新的健康白酒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更多的企业将厂区打造成为绿意盎然的工业旅游景区,让消费者在品鉴美酒的同时,享受遵义的生态美景。
酿梦:
国际白酒产区呼之欲出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的酒业竞争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单个品牌单打独斗的时候了,中国现代白酒正趋于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地域化,也正是“产区化”。在白酒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如贵州遵义,打造一个好的产区概念,将有利于整个地区白酒行业企业的发展。著名白酒专家梁邦昌认为,中国白酒是高度依赖于环境的特殊行业,离不开水、土、气,这也成就了白酒行业的区域特色,即产区特色。
     “产区”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法国的波尔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优质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地区拥有梅多克、格拉夫、圣埃米利永和波美侯等四个子产区,葡萄酒庄以家族性企业为主,在历史文化和酿造技艺的传承中,政府为维护整体品牌和品质,从而形成了产区概念。这种概念化的模式升华了人们对其葡萄酒品质的认识,以至于一提到葡萄酒,消费者就会联想到法国的波尔多。
     同样,在中国,一提到白酒,消费者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国酒茅台”,这无形之中为遵义产区打造成为国际化白酒产区,助推中国白酒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增添了砝码。
     于遵义而言,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带两点”的产业集群,拥有两大国优名酒,三大著名香型,以及中国酱香酒的核心产区——茅台镇。《华夏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遵义各酒企对于打造大遵义产区的呼声高涨,希望依托于大遵义产区的品牌背书,实现自身的规模式增长。有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酒企希望遵义白酒产业能在板块化、集群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而按照《遵义白酒产业聚集区(带)发展规划》,遵义白酒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带两点”,优化白酒产业布局,支持茅台做大做强,促进“十星”迅速成长,引导白酒生产企业向聚集区发展,做长做宽产业链条,形成名优酒产业集群,提高遵义白酒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内白酒行业的地位,把遵义建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均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酒生产基地,做强做响遵义产区品牌。
     酒,为遵义吹响了出山的号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看三打造”战略的引领下,一个比肩葡萄酒界波尔多产区的国际著名蒸馏酒产区——遵义大产区,正待耀世登场、呼之欲出。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