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大名酒荣耀60”全媒体采访团记者来到汾酒集团老年活动中心时,正好遇到汾酒集团模特队的阿姨们在排练。
“山西省委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响彻三晋大地。杏花村10万千升白酒园区建设又在重点项目之中,这是汾酒大发展的好机遇。然而,汾酒现状不容乐观,追赶、超越、领先,实现百亿目标已锁定,是内外所迫,我们的落伍,根子是自己所为,奋起直追是我们的人气所在。汾酒人的人气就是精神文明……”
这段话并非出自汾酒某位高层领导的工作报告,而是源自汾酒一位已退休15年的老科技工作者赵迎路写给汾酒领导的一封信。在汾酒集团文化中心主任柳静安先生的记忆中,自汾酒建厂以来,还没有一个职工像赵迎路那样,因为一封信而在公司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转变观念,心系汾酒
在汾酒集团党委书记王敬民的办公室中,记者看到了赵迎路那封题为《汾酒大发展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的信,信最后的落款时间是2011年2月。
2010年11月,汾酒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当时,王敬民提出了汾酒人要转变九个观念:一、坚决克服小富即安的自满思想,树立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二、坚决克服甘于落后、无所作为的懒汉懦夫思想,树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三、坚决克服各种畏难情绪,树立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四、坚决克服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传统落后思想观念,树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五、坚决克服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狭隘利益观,树立长远观念和全局观念,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六、坚决克服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自由主义思想,树立协调配合、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切实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七、坚决克服贪图安逸、忽视学习的懒惰思想,树立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的新风气,努力把汾酒集团打造成学习型企业。八、坚决克服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树立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现代用人观。九、坚决克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思想,树立多劳多得、按贡献分配的新观念。
让王敬民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后他收到了这一封信,印证和深化了他在活动中所提出的九个观念的转变。赵迎路从个人的角度阐述了对汾酒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并没有为汾酒这两年的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反而围绕精神状态、基础管理和科技创新三方面,尖锐地指出了当前乃至未来一个阶段影响和阻碍汾酒大跨越、大发展的症结所在。
针对这封信,汾酒集团开展了一次学习赵迎路文章的活动,在汾酒企业报上原文刊发了赵迎路的文章,同时配发了一篇社论。针对赵迎路提出的三个问题,企业规划发展部、技术中心、文化办同时写了三篇署名文章作出回答。汾酒集团将这次活动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大家纷纷以赵迎路为榜样,积极为企业管理建言献策。
“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必备条件。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尚且如此心系汾酒,对我们在职的同志是很好的鞭策。”王敬民对“四大名酒荣耀60”采访团记者说。
继承精华,创新制度
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桥头街成立。杨得龄在以往经营“义泉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有限公司”的一般章程,制定了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即资金股份制、管理分权制、薪俸三三制、人事避亲制。杨得龄为公司制定的颇具现代性质的管理章程,标志着汾酒揭开了汾酒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大幕。
进入新时期,汾酒集团按照“战略——计划——预算——考核”四轮联动的战略管理体系,编制了《“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战略地图》和《“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战略地图主要工作分解表》,构建了包括财务、人力、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对白酒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围绕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汾酒集团进一步推进财务预算管理,通过网银对各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动态监督,及时了解并掌握其资金存量和流量状况,致力于解决“白条抵库”问题,对义泉涌公司的产权进行了专业界定,解决了土地产权等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并适时开展财务大检查和效能监察,保证了公司财产安全完整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与此同时,为了贯彻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汾酒集团还实现了岗位工资制度改革,以股份公司为试点,继而推广至整个集团公司。重点实现了三个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一岗一薪”向“宽带薪酬”即一岗多薪转变,由“管理岗、工人岗”二元结构向“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专业技术、业务、生产操作、生产服务类”多元结构转变,强化员工培训和纪律整顿,继续夯实基础管理。
在制度、流程再造方面,汾酒集团公司十大流程经过反复沟通、修改,已经投入运行。股份公司修订、完善、出台了包括《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工作督办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基础管理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建设,引进了新OA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基础管理的有效性,强化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