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减产保价”的市场传闻,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董事长谢明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回应说:“泸州老窖国窖1573目前开足马力生产。”谢明是在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商业研究杂志联合主办的全球化与营销战略会议暨第八届皇家银行国际研究论坛上作出此表态的。
明后两年将进行二三期行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窖1573减少经销商供应量1300千升”,并指此举是为了“减产保价”。
对此传闻,谢明表示:“报道不实,产量没有减少,目前泸州老窖国窖1573开足马力生产。”
谢明还向记者介绍说,泸州老窖的产品走下生产线后,至少要在长约7公里的天然藏酒洞内存放5年,目前供应市场的产品都是多年前生产的,并且泸州老窖的1573国宝窖池群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极具稀缺性,不存在减产的问题。
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变化以及“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等市场因素的影响,有关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品牌产品销售量受打击、零售价格下降的消息不绝于耳。
对此,谢明表示:“白酒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价格由市场决定。泸州老窖这些年的销售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经销商团队的质量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泸州老窖一向非常重视渠道建设,坚持渠道扁平化。”
2006年底,泸州老窖发布了针对其产品销售代理商定向增发股权的方案,方案以实施前一天收盘价上浮10%的价格定向发行3000万股。
今年6月8日,泸州老窖公告宣布,首期股权激励方案顺利行权,明后两年泸州老窖还将进行二三期行权计划。
对于“三公消费高端白酒滋生腐败”一说,谢明说:“高端白酒在泸州老窖总的销售量中所占比例不足5%,白酒文化是中国人情感消费和物质消费的结合体、承载文化,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广大劳动人民都是白酒消费的主力人群。”
将在香港建立贸易平台
谢明还透露,为促进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泸州老窖今年在中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国香港建立了合资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泸州老窖将通过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展示中国元素和“中国白酒金三角”的魅力。
谢明表示:“目前,泸州老窖每年的出口额大约在几千万美元。未来的三年内,泸州老窖计划将海外销售量翻几番。”
据介绍,在香港设立展示窗口只是泸州老窖创新组织结构的一部分,该公司还将按照“一基地、三中心、一窗口”的组织结构区域布局,把四川泸州打造成泸州老窖的有机原粮基地、生态酿酒基地、科研与创新基地、成品酒包装生产组织发运基地、管理决策基地,并在成都建设营销组织管理指挥中心,在北京打造品牌塑造中心,在上海构建发展研究中心。
在论坛会上,谢明以“中国文化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走多远”为题发表主题报告,提出要打造引领中国消费文化,打造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