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伊力特曲”,因为是43度的酒,所以大家习惯称呼我“中度特”,我是“伊力”牌酒众多系列中普通的一款中档酒。
我家族的白酒以“香气悠久、口味醇厚、甘美净爽、诸味谐调”的独特风格闻名新疆内外。不过,能与这光鲜亮丽的美味佳肴同桌,能和你们共享用餐的快乐时光,我经历了多少“坎坷”和“艰辛”?
小时候,我还只是一株高粱,爸爸说,我们一出生就长在伊力特签约的粮食基地,必须好好吸收阳光,保证淀粉含量充足,才能进入梦寐以求的伊力特粮仓“继续深造”,成为美酒中的精华。于是我按时喝水,吮吸养分,茁壮成长……
终于,我长大了,饱满的粒穗在质检仪上表现很棒:水分、容重、淀粉含量统统达标。我一阵欣喜,终于成功踏进了伊力特粮仓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加入“酿酒大队”。可是酿酒师傅告诉我,我要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我听从技术精湛的酿酒师傅指挥,第一步,蒸煮、糊化。我和众多高粱兄弟们一起奔赴蒸锅。大概半小时之后出锅。这样清蒸后,除了杂,我们本身的粮食香味就散发了出来。接着,工人师傅们把我们和其他四种粮食朋友搭档,配上曲块,调制均匀后,便进入那伊力特与众不同的“房子”——长窄形窖池,开始发酵。这个过程要等60天~80天。
熬完这两个多月,就能从这地下小房子出来了,接下来就进入蒸馏阶段,这可是变成美酒的关键步骤,在100度的温度下,就看见圆圆的大蒸锅旁,工人师傅一边装,一边蒸,大概60分~70分后,我就从一粒小小的粮食变成了一滴美酒。可是,至此,我的慢慢长路才走了一半。
变成酒后,还要继续接受监督。酿酒师傅们和基层品酒员要对酒体进行分级,然后储存在酒库里。这时,我备受呵护。酒库工作人员要每天到酒库“看望”我,检测我的“体温”,取样,检测我的储存情况。
就这样,在被精心照顾半年后,我作为基酒终于可以出来,接受进一步的完善。技术中心的勾调师开始按照不同产品的标准、档次进行勾调,设计酒体的主要成分。优化各种成分比例,使酒体的香气、口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味、质量协调稳定。当然,我也不例外,完全按照科学技术进行勾调组合。
这时候,到底经过勾调组合的酒怎么样呢,我们又迎来了下一个检验关,那就是接受品酒师的品评。品酒师对我们再进行感官品评,看看香气、口感,是否有杂味,然后针对缺陷,再勾调,这样反复品评勾调,直到酒体达到香气正、绵甜、爽口,我们才算基本过关。
这次,我们只需在大酒灌里安静等待,储存到相应年份,就能被包装了。当然,像十年典藏这样的酒体,就要在里面老老实实待十年,作为“中度特”,我只需等半个月,酒体稳定,就走向包装车间了。
在包装车间,从洗瓶、贴标到装箱,质检员都没挑出我一个毛病,我高兴极了。顺利穿上了“嫁衣”。最后就是终检,质检部门要把前面检查过的理化、感官、卫生指标再进行最后的确认和检验。这次,我才算是功德圆满了,可以真正“出嫁”了。
当我作为一瓶“中度特”挺立在你们的餐桌上时,看起来悄无声息,但你不知其实我心中早已激动万分,因为,我深知自己是经历了多少考验才以高品质的状态被认可的。我仿佛也明白了伊力特酒畅销的奥秘所在:“咬定质量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