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奏响产能升级的“交响乐”
来源:  2015-12-21 07:33 作者:
  2012年3月17日,郎酒集团在吴家沟的1.7万千升优质酱酒生产基地正式奠基,标志着郎酒向建设中国最大酱酒生产基地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按照建设规划,该基地将于201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郎酒将拥有5万千升优质酱酒产能,成为中国最大酱酒生产基地。按照目前红花郎市场价格静态计算,到2014年,郎酒将拥有价值500亿元的优质酱酒产能。

  诚如汪俊林所言,吴家沟生产基地的建设,是郎酒提升酱酒产能,实施酱香大战略的一个关键项目。在大规模兴建生产基地的同时,郎酒集团还规划打造二郎国际名酒小镇,这里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酱香酒谷。这一系列的建设,规划用时5年~8年,总投资将达100亿元。

  酱酒争霸,产能做主

  2011年,郎酒集团酱香型白酒产品的销售总额为64.8亿元,销售总量为14079千升,占目前郎酒酱香白酒产能总量的70.3%,其中,郎酒酱香产品代表红花郎2011年销售总额为51.5亿元,销售总量为5909千升。对此,汪俊林介绍说,按照目前红花郎及以上产品目前价格静态测算,每万千升优质酱酒的市场价格约为100亿元,酱香白酒对于销售及利润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贡献都是比较可观的。

  “近5年来,酱香型白酒的平均增速在30%以上,是中国白酒同期平均增速的两倍多。”酱香型白酒营销专家、左右脑策略咨询机构总经理权图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以茅台、郎酒的强势崛起为代表,酱香型白酒凭借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及品质优势、稀缺价值,逐渐为广大消费者认可。更有一部分酒类企业,为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开始转型生产酱香型白酒,包括五粮液等传统名优酒企在内,许多过去没有酱香型白酒生产历史的企业,纷纷涉足酱香领域,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酱酒的追捧。在郎酒的百亿工程里,酱香型白酒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酱香型白酒的春天里,郎酒却难免几分“幸福的烦恼”——外部环境是酱酒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加之本身酱香型白酒的深厚积累和品牌背书,面对纷至沓来的新对手,着眼未来,郎酒将如何谋划酱酒争霸战局?

  扩大产能储备、丰富产能内涵、提升产能价值——这就是郎酒给出的回答。

  产能升级,确保发展

  “要确保郎酒酱香白酒的未来销售增长与产能增长保持一致。早在2009年,我们就已经完成了郎酒两河口、吴家沟等新厂区的选址规划,2010年初正式启动工程建设,利用赤水河天然优势,打造酱香酒谷,扩大酱酒产能。”汪俊林具体介绍说,两河口厂区位于赤水河畔、海拔高度为300米至500米,目前已基本成型,计划于2012年10月全部投入生产,该厂区年产高档酱香型白酒1.3万千升。

  而吴家沟生产厂区位于两河口厂区上游,同样占据着赤水河畔酿造酱酒的最佳地理位置。2012年3月17日,吴家沟厂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4年投产,将年产高档酱酒1.7万千升。加上郎酒工厂现有的2万千升产能,也就是说,到2014年,地处二郎镇的郎酒工厂,将有近5万千升的年产量,成为中国最大的酱酒生产基地。

  据了解,郎酒同时还在二郎镇天宝峰的2000多亩土地上兴建酱酒灌装储酒体系、技术中心、酒体中心以及成品老酒库,建成后,郎酒将新增年储存30万千升酱酒的储酒体系,确保酱酒的老熟和品质。

  “在拥有5万千升优质酱酒产能的基础上,按照目前郎酒的发展规划,郎酒在酱香领域将会有10年的发展空间,郎酒市场未来将不会受到产能不足的限制。”在吴家沟产区开工现场,汪俊林胸有成竹地说道。

  文化升级,带动产能

  但在白酒行业一片扩大产能的紧锣密鼓中,已经浮现出对未来市场环境波动导致产能过剩的种种担忧,特别是对于以稀缺价值为核心属性的酱香型白酒而言,产能的快速扩张是否会稀释其高端价值?

  郎酒在增加酱酒产能的同时,已然将上述问题纳入长远考虑之中,通过赤水河、二郎镇酱酒文化体系的打造,丰富酱酒品类的文化内涵,提高其酱酒产能的文化价值。

  汪俊林分析道,在中国白酒里,酱香型白酒几乎是最“娇贵”的珍品,它对于酿造环境苛刻的选择,在白酒界已经成就了一段佳话,并备受高端消费者推崇。“从茅台镇到二郎镇,短短40多公里的赤水河谷,海拔300米至500米的地段,就是中国顶级酱酒的黄金酿造段。这个地段几乎都是临河高崖,很难找到平整的地块,一旦有较大的平地,势必藏风聚气,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具备赤水河谷特有的温度、湿度、土壤、微生物,成就了一个孕育优质酱酒的绝佳地理环境。茅台和郎酒都曾因为地势险恶而选择异地建厂扩产,结果均效果不佳,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赤水河已经成为中国顶级酱酒的金牌保证。”

  因此,从大规模的兴厂扩产,以及对周边酿酒环境的研究、保护和建设,都表现出郎酒对酱香型白酒优质酿造资源的抢占意识,“赤水河边即将投产的郎酒两河口生产基地和开建的吴家沟生产基地,全都是酱酒酿造专家眼里的风水宝地。”这决定了郎酒新增产能具有先天的高贵属性和独特品质,确保其在酱香白酒市场上始终占据价值制高点的战略位置。

  此外,在兴建两河口、吴家沟生产基地、天宝峰储酒库的背后,还隐藏着汪俊林在二郎镇打造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名酒小镇的大手笔。

  在这份规划图上,《华夏酒报》记者注意到,除生产体系之外,还包括五星级酒店、人和洞酒吧、红军街、商业步行街、市民广场等硬件设施,用汪俊林的话来说,就是“5年到8年之后,这里将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白酒小镇”。

  “我们的小镇是很轻松的,不是要你来看郎酒,而是看一个山谷,山谷里面的人如何与酒共生。”汪俊林说。这无疑是郎酒对酱香型白酒乃至整个中国白酒文化所做的又一次思考与突破:将传统的、隐性的文化内涵,结合到时尚的、现代的、国际的表现形式上,并将酒文化延伸为生活的表现,塑造为二郎镇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当这个小镇蓝图变为现实的那天,郎酒必将成为中国白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也由此赋予其酱酒产能非同寻常的文化内涵。

  丰富的产能,独特的文化内涵,关于酱酒争霸,郎酒已经握有一副“王牌”。


郎酒两河口生产区效果图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宫华明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