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丹泉创新发展彰显“桂派酱香”效应
来源:  2015-12-21 07:30 作者:
  2011年,对于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来说,颇具发展战略意义。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丹泉酒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420%;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0.51%,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丹泉酒业近年来注重创新,抓住市场机遇,顺应市场消费趋势,加快发展速度,实现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同时,也强力放大、彰显了“桂派酱香”的市场和社会效应。

     2003年,吴荣惠出任丹泉集团公司总经理,他带领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性发展,深化改革,注重创新,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企业的突破性发展,组建了集团公司的11个全资子公司,成为集白酒生产、有色金属采选冶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跨行业产业型集团,成为河池市十大重点企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7月29日注册的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建成了国内一流、广西最大规模的白酒生产基地,摘得了广西白酒行业唯一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改写了广西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白酒历史。 

     “丹泉酒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科技创新和强化构建严格完善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一位熟知该企业情况的业内专家如此评价道。

     2005年底,“河池市酒业人才小高地”在丹泉酒业挂牌成立。近年来,丹泉酒业全力搭建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流平台、创造优越条件、打造优秀品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聘请国内著名行业专家、学者作为顾问,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生产技术人才,并加强公司内部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实施科技创新,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为丹泉酒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的“高档酱香型丹泉酒的研制”成果,通过广西科技成果鉴定,而《充分利用酱香丢糟中的有效物质提高出酒率》研究成果,更创造经济效益4563万元。

  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市场迅速升温,而丹泉酱酒则已远销北京、上海、河南、广东、云南等市场,销量以年50%的速度递增。丹泉酒业领导层审时度势,筹集资金建设酱香三车间、四车间,充分发挥企业在酱香型酒的地理、历史、生产、技术和文化等优势,加大了酱香型白酒的生产、科技、市场和品牌建设的投入,以推进企业做强做大,健康发展,强力彰显“桂派酱香”市场效应。

     2011年“五一”前夕,总投资9000万元,年产优质酱香型白酒3000千升的丹泉酒业酱香三车间、四车间动工兴建,两个车间投产后,将使丹泉酒业酱香型白酒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6000千升水平。

     对此,丹泉酒业公司总经理莫伟明表示,丹泉酒业将充分挖掘企业潜能,发挥成熟的酱酒生产工艺,进一步扩大酱酒生产能力,在5年内力争达到1万千升酱酒生产规模。

     而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丹泉酒业的酱香型白酒在广西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达到7成以上。同时,也带动了丹泉其他香型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2011年,丹泉酒业在生产、市场、管理、经营等方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体系,通过不断加大市场投入,进一步占稳市场,赢得市场,并为打造广西一流的营销团队,乃至实现“全国一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丹泉酒业在2011年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做除了重要贡献。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