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天幕的星辰尚未退场,酒乡的街头便出现了三三两两步履匆匆的女工。蓝色的工作服被毛衣、棉衣撑得满满当当,她们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来抵御数九寒天。
春节销售旺季将至,白酒市场逐鹿的号角已经吹响,承担着白酒最后一道工序的包装女工们加班加点,顶着星星上班,披着月亮回家,在包装流水线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接受着千万客户挑剔的眼光。她们,是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信誉度和客户满意度的直接责任人。
宽敞明亮的包装车间里,盛满了包装工的故事。
可爱的包装女工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分工明确的包装队伍,一个包装车间有100多名包装工,且95%以上为女工。
看着她们娴熟地插瓶、验瓶、灌装、质检、贴标、套网、绑丝带、装箱、扣盒盖、捆箱……一道道工序、一个个优美、熟练的动作,自信而幸福的表情、像阳光一样霎时洒满了整个包装车间。
伊力特各系列产品众多,每种产品的包装工序都不相同,最少的十几道工序,多的达30多道工序,一个班50多名包装工,一个员工的疏忽,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会造成成品酒的不合格。所以,这些女工们主动发挥着女人心细、有耐心的优点,无论环境有多差,无论工时何等漫长,她们都认真仔细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从不敷衍了事。
酒二厂车间主任王焕玲是一位在包装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将。她说:“在包装班工作的员工都知道质量的重要性,因为百分之一的失误对成千上百万的产品来说可能只是一点失误,但对买到它的消费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所以伊力特的包装女工,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做到百分之百,因为她们知道即使做到百分之九十九,还有百分之一没有完成也等于零。所以她们的工作必须做到尽善尽美、尽职尽责。”
认真的质检工
质检岗位是所有岗位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她们要为所有的伊力特产品把关号脉,是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法官和判断者,没有她们认真的检查和锐利的双眼,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走向市场。伊力特的质检可谓环环相扣,有瓶子质检、酒质质检、分质检、总质检,可以说包装车间的每一位员工都承担着质检员的职责,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负责在伊力特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只只雪白的瓶子经过清洗后,每一只都要经过检验人员的手才能进入灌装机。雪白的验酒灯前,端坐着两名验酒员,一名检查液面是否合格,一名聚精会神地检查酒质。透明的玻璃瓶透过瓶子就可以检查,而不透明的瓶子要求验酒员透过不足两厘米的瓶口观察瓶内酒的质量。长时间的锤炼,她们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比发丝还纤细的杂质也甭想逃过她们的眼睛。
娴熟的贴标女工
贴标是个技术活。要求快、准、平,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酒二厂负责质检工作的陈犹华告诉我,一个班几十名女工中,贴标又快又好的也就两三人,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同样需要个人的悟性和素养。
今天包装的是500毫升52度伊力老窖。贴标的女工名叫刘爱丽,她在包装车间工作十几年了,也是贴标的老手,她一个人负责一条流水线的贴标工作,只见她右手指尖飞快地在糨糊盘中轻蘸一下,然后快速地将糨糊在涂抹在背面朝上的商标两侧,左手掂起链道上的酒瓶,迅速地从左到右一抹,完成了一个贴标动作,接着开始贴一个。她贴标的动作犹如跳动的音符,让人目不暇接。就这样,柔弱的她每天要贴15000多瓶酒,不知不觉中,六七吨的重量从她手中经过,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瘦弱的臂膀竟然有如此惊人的能量。
看似轻松的绑丝带工
熟悉伊力特产品的消费者都知道,伊力特250毫升和500毫升容量的“伊力老窖”瓶盖上都有块红盖头,这已经成了这两款产品的标志,这红艳艳的绸布盖头和蝴蝶结给宴席平添了一份喜庆。笔者原以为这是所有工序里最简单的了,其实不然,在流水线上,很多工序一个人就能胜任,这道程序却安排了两个人,就这样,还不时有“漏网之鱼”,需要其他人协助才能完成任务。陈犹华说,绑丝带也是技术活,稍微慢一点就会影响整个进度,所以这道工序安排的都是班里出了名的“快手”。
&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nbsp; 笔者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绑了一个,结果,被质检员判为不合格:蝴蝶结不对称不说还没有与瓶子上的商标对齐,蝴蝶结的丝带也一边长一边短,这都是不允许的。原来,她们看似随意的一绕,分寸都在日日的操练中精确到了分毫。陈犹华还说,别小看这些柔软的丝带,一天近万条丝带在一折一弯一扯之间,这些柔软的丝带就变成了伤害女工肌肤的元凶。果然,郑小玲灵活的手上满是细碎的小口,手指、手掌粗糙难看。她说绑一天丝带下来,回家手都是麻木的,要恢复很久才舒服一些。为了装扮“伊力”家族的美酒,包装女工们付出了太多。
这就是伊力特包装的女工们,我们可亲可敬的姐妹,这就是她们平凡的工作,她们用火一样的热情,在伊力特生产流水线上,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