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两家杜康整合完毕、调整到位,杜康的复兴之势将会像坐着火箭一样,”河南郑州骐骏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不止一次地跟《华夏酒报》记者聊起此事。作为整合后的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书青的同学,王春对杜康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而两年多来杜康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印证了王春的观点。
从2009年年底伊川、汝阳两家杜康酒厂重组为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至今,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杜康浴火重生、重振雄风。从走不出低档酒的困境,到高档酒备受市场追捧;从臃肿繁杂的产品线结构,到定位明晰的六大系列;从零星分布的100多位经销商,到遍地开花的600多位核心客户;从销售收入徘徊不前的生存之忧,到连续三年同比翻一番的瞩目成就,杜康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华美乐章。
面对成绩,吴书青并不满足于此。“现在的燎原之势只是辉煌的开局,距离复兴杜康的梦想还很遥远。未来5年,杜康将充分释放积聚多年的光和热,让燎原之火燃亮全国绝大部分地市、县市,甚至乡镇市场,跻身国内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吴书青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捷报频传,杜康再放耀眼光芒
从衰落走向复兴,远远比从起步走向成功更为艰难,但杜康打破了这个定律。
“截至8月底,杜康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销售额,2011年的销售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不成问题,其中,中高档销售占比从整合前的不足20%提升到50%以上。”在11月1日举行的销售旺季动员大会上,据吴书青透露,这是杜康整合以来第三年保持100%的高速增长。其中,2011年表现最为抢眼的产品是酒祖杜康,自今年4月26日在郑州上市以来,备受省内外经销商及消费者的追捧。
“截至2011年11月底,酒祖杜康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已经从零迅速壮大到200多家,即使按照远低于零售价的出厂价计算,上市铺货不到4个月,销售收入就已经突破一亿元。”据洛阳杜康酒销售公司副经理马金全预测,到2011年年度结束时,酒祖杜康交出的成绩单将远超智业机构之前预估的数字,甚至领先于同行业一、二线白酒品牌的首年“冲高”成绩。
与辉煌销售业绩近相呼应的是,杜康在全国的网络搭建和市场复苏也频传捷报。比如在2011年举行的5·18经销商大会上,将近2000人的参会规模以及现场进货打款的总额,均远超两家杜康酒厂合并前的总和,在成都、沈阳、郑州分别举行的全国糖酒会上,均能顺利迎来一批首次进货款从几十万到数千万元不等的经销商……
“全国经销商数量已经从合并前的100多家壮大到如今的600多家,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型城市和重点县市,甚至还与美国以及韩国等境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2011年11月初,洛阳杜康控股总经理吴书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杜康的经销商数量每天都在刷新,预计2012年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县级市场。
起于窘境,夯实良性发展基础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杜康也不例外,不熟悉它的人很难想象它合并前的境况是多么糟糕。
“两家杜康酒厂的大部分窖池荒废已久,处于运作状态的生产线只有9条,杜康酒的主营产品至少100多种,产品线结构臃肿繁杂、定位不清,人们想到杜康就认定它是低档酒,品牌形象上不去,产品也卖不上价。”一位杜康酒厂的老员工回忆说,整合之前的情况让不少人心灰意冷。
那时,郑州街头的大小烟酒店中,货架上摆放最多的就是印有“杜康”字样的白酒,但生产商却是六七个以上的不同厂家,其中包括早已破产的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不仅消费者分不清谁是“李鬼”谁是李逵,甚至连卖酒的老板也弄不清哪个才算正宗。
“仅洛阳市场就有五六百种名目繁多的杜康酒,但相当一部分属于来路不明的假酒。全国各地有杜康酒生产线30多条,甚至只需花两万元就可以买到杜康酒的生产权。杜康酒在全国一年销售产值将近10亿元,但伊川、汝阳两家杜康酒厂的销售占比不足1/10。”洛阳杜康控股总经理吴书青分析说,这使得原本居行业前列的杜康品牌价值被严重稀释,沦落到“名酒”不“名”的境地。
就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2009年年底,伊川、汝阳两家杜康酒厂重组而成的洛阳杜康控股,作为杜康商标的唯一持有企业,再次肩负起复兴杜康的使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杜康整合后的一年左右时间内,洛阳杜康控股并没有急于推出新产品或扩张市场,而是打出了一套夯实基础的组合拳:实现销售团队、组织结构、生产技艺以及产品和品牌形象等五个统一,调整优化产品线结构,对旗下产品重新市场定位,先后改造、升级、整合、淘汰了多款产品,并组织人员重拳出击市场上的杜康酒假冒伪劣产品。
与此同时,洛阳杜康控股先后投入数亿元巨资改善酿酒技艺、扩建生产线和储酒罐群、修复和建造窖池等。截至2011年初,伊川、汝阳两个杜康酒生产基地的酒体风格基本调为一致,原酒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年生产能力从1000千升提升到1万千升,原酒储存能力从6000千升扩大到3万千升。
为更好、更快地复苏市场,洛阳杜康控股还对市场布局和销售模式进行大幅调整,相继成立洛阳、郑州两家分公司,以及豫东、豫南、豫北、南方、北方等五个大区,并从快消品行业引进大批营销精英和外脑机构,确立业务人员配合各地经销商深度分销、精耕细作的销售模式,取代过去单纯依靠经销商粗放式做市场的传统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