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奇台人们一定会想到古城酒,说到古城人们会说古城酒是奇台的一张名片,这就是奇台与古城的关系。
一、历史上的奇台与古城
新疆奇台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东南缘,是古丝绸北道重镇。公元1773年(清代乾隆年间)在古蒲类的遗址上建置奇台县。在奇台堡建立后的10年间,屯戍发展、军粮贮运与农贸交流也随之兴旺起来。唐蒲类城遗址四周,比较平坦开阔,水丰草茂,阡陌相连,很自然地成了军运、农贸的一个集散点,由古说今,从俗而定,随以“古城”之名呼之。光绪3年(公元1877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令部属自哈密至古城,拓展这条千里驿道达3丈,以畅粮运,从而出现过千峰驼队与百辆大车穿梭于古城的壮观景象。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奇台县属迪化专区,1954年属新疆省迪化专员公署管辖,1958年5月,奇台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至今。
你能够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够有多大的发展。奇台古城历史悠久,是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汇点,曾有“金奇台“与”旱码头”之称,奇台酿酒业也是伴随着奇台历史发展而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之中,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永乐初年(1403年)陈诚著书《西域番国志》中就有奇台一带“间食米面、稀有菜蔬、小酿酒醴”的记载。另据《奇台县志》载:“清代乾隆中期(1746年)奇台……酿酒业发展很快,段氏在县城东大街市口开永生泉酒作坊,罗氏开大生泉酒作坊,晋人张氏在北斗宫开设杏林泉酒作坊……”新疆和平解放前夕,奇台县城(大多数在西街和北街)有大小白酒烧坊20余家,如恒泰源、温义升、鲁之海、宝庄全、杏林泉、永兴泉、万和泉、协合泉、大丰泉、万裕隆、庆合泉、义顺隆、义兴合等,其中“杏林泉”所酿造的白酒是盛宴必备佳品,以其清澈的酒色,沁人心肺的酒香和绵甜的酒味被称为当时的佼佼者。1952年,奇台县人民政府对私营烧酒作坊实行“公私合营”, 成立国营奇台县白酒厂,编为股级,隶属县食品公司,生产纳入地方生产规划。
二、成长中的奇台与古城
奇台自古就是有名的农业大县,从汉代起至今为止一直是新疆重要的粮食和肉食供应基地。有可耕地200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63万亩,先后荣获全国“优质小麦、大麦之乡”、“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县标兵”等荣誉称号,奇台县已成为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农业稳定民生,但增强不了财政,只有工业才能强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大财政,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近来年,奇台县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项目兴县”的发展思路,把工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县工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达到9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到5.21亿元,已初步形成以矿产资源开发转换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两大工业体系。
近年来,累计投资14.5亿元,规划建设“一带五园”,即准东将军庙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城南工业园区、城西石材加工园区、喇嘛湖梁工业园区、南山重工业园区和芨芨湖煤化工园区,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已入驻企业近90家,培育形成了煤炭开发转换、建筑建材、铁矿石、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商业活市场、旅游旺资源、文化魂品牌。近些年,奇台县凭借着人文历史悠久、商业气息浓厚、资源优势突出有利条件,加大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和转换,经过多年的发展,奇台县的第三产业已形成以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商贸流通和餐饮娱乐业为主的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迈进,这对古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古城自1952年成立国营奇台白酒厂以来,曾经历了成长—兴旺--衰落—再度崛起的发展历程。98年改制后,古城人经过认真分析后,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优势就在于文化。第一,奇台历史悠久、古城是丝绸之路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化底蕴丰富;第二,奇台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奇台面粉送到了亚运会的餐桌上,好粮出好酒;第三,靠近天山,地下水质好,万年冰川,千年水,好水出好酒;第四,本地无污染,属绿色饮品。为此,古城确定用酒文化来振兴古城酒业的思路,走文化路,卖文化酒的想法应运而生。近年来,古城酒业重视酒文化的弘扬、丰富和传承,率先扛起新疆酒文化这面大旗,先后成立古城文学社,出版发行《古城文学》、《昆仑诗词》,赞助冠名新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一系列烙有新疆酒文化元素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自2007年至今,古城酒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新疆暨古城储酒文化节,使其成为奇台,乃至新疆的传统节日,也为更进一步弘扬疆酒文化、促进疆酒产业发展、发挥新疆区域优势、提升新疆本土白酒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公司年产值1.08亿元,产品有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授予中国优质白酒、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优秀产品,新疆名牌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称号,获第二届国际酒文化节白酒类金奖、中华老字号企业以及中国驰名商标等。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古城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奇台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奇台这块肥沃的土地,凭借千年冰川雪水,绿色五谷冬粮,在600多年岁月长河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水甘、料实、工精、器洁、曲时、窖湿”六大秘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奇台古城酒香飘万里。自1952年以来,古城酒业又途径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历经两次改制,创新文化建设、拓宽销售渠道、规范经营管理,实现产销年30%的递增速度,形成一个主营白酒、兼营纯净水、粮食收购、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房产开发、种猪养殖为一体的现代民营企业。
三、畅想中的奇台与古城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随着中央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央给予新疆差别化产业政策,实施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等政策,大幅增加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也为奇台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大能源通道建设项目的启动实施,必将促进煤炭、煤电、煤化工、煤制气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必将形成奇台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产业集群;农牧业现代化方面,科学规划了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特色林果、沙生产业、畜禽养殖等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新型城镇化方面,区、州党委赋予我县建设乌昌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奇台县加快推进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建设、繁荣城乡经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奇台县初步形成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体系,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重振“金奇台”、“旱码头”雄风树立了坚定的信心,古城酒业也将借着这股东风,站在疆酒发展的角度,扎根本土,整合资源,牢牢把握“打造新疆第一文化名酒”的定位,弘扬酒文化,打好企业文化牌,提升全员素质,提高品牌价值,把文化力转化成商品力;成立古城投资集团,优化股权和资产结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逐步向循环经济迈进,提高企业运营层次,走新型工业化之足,使古城走出新疆,走向全国,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成为奇台县乃至新疆工业旅游业的一张名片,成为奇台县乃至全疆文化事业的一个亮点,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