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小学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因为当天是2009年世界环境日,这场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观念。
用“光荣”和“可耻”这种朴素的道德标准,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可见,环境保护在人们的行为规范标准中,并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减少污染——行动起来”,这是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也是摆在所有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关于“光荣”还是“可耻”的测试题。
然而,就目前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承担环保责任问题上都是不及格的。造纸、水泥、钢铁等高污染行业,严重透支了环境的“本钱”。酿酒行业也不例外。在很多地区,酿酒企业的污水、废糟等随意排放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大型企业都能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防治污染的工作中来,并从中受益。注重生态酿酒的沱牌就是环保的受益者之一,好的环境能够优化酿酒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事实上,最终的利益还是回归企业自身。
然而,由于受制于资金实力、领导意识等因素,中小企业的环保缺失状况成为环境治理中的顽疾,“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很多中小企业无奈或是刻意回避环保责任的理由。
其实,与很多中小企业的理解恰恰相反,环保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正是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了中小企业脆弱的防线,同时,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逃避环保责任将失去生存的可能。在刚出台不久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食品行业重点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酒精、味精生产工艺及装置”就充分印证了国家强化环保治理的决心,而类似的行动其实早已开始。因此,主动承担环保责任,是当下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取得生存发展权利的关键。
另外,“不环保不放贷”、“环保不好贷款受限”等政策消息也频频见诸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报端,这些“附加条件”都足以说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银行选择放贷对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谁做得好,谁就有可能作为先进经验推广,不仅能够优先获得银行青睐,也会优先得到信用担保以及技术、政策等更多方面的支持。而对酿酒这一受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如果有企业在环保方面取得可推广的先进经验,那将会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赢得很大的发展机会。
对孩子来说,环保与否也许只是“光荣”与“可耻”的道德衡量,但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环保已经上升至“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要生存,就要紧紧抓住环保这根“救命稻草”。

《华夏酒报》曲通春绘制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