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樊宇)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即将于4月2日在伦敦开幕。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伦敦金融峰会适时地为各国继续应对危机、加强协调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涵盖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经济总量85%的二十国集团能否继续强化共识、增进合作,对世界能否重拾信心至关重要。
从当前世界经济的严峻现实出发,国际合作显得刻不容缓。目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国际经济和贸易呈现同步下滑趋势,前景尚不明朗。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紧密相连,面对规模和程度都超出以往的危机,无人能偏安一隅,各自为政和转嫁风险是短见而功利的做法。只有合力共进,应对措施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所言,这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应对危机的措施也应是全球性的。
急症需用猛药,世界经济的复苏速度还将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力度。所幸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消除
分歧、加强合作逐渐成为共识。各国相继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一些主要经济体联手降息,国际金融机构与地区组织联手救助陷入经济困境的国家等,这些都是合作意识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从华盛顿金融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到最近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和欧盟春季峰会,“共同行动,密切合作”成为多次国际会议反复强调的共识。
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需要考虑,世界唯有携手才能共进,精诚合作才能尽快走出危机。可以预见,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反对保护主义等议题将成为伦敦峰会的焦点。但是,无论是遏制危机蔓延的当务之急,还是实施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深远措施,任何一项举措都很难单独在一个国家层面得以推进和落实,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离不开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
有效的合作对于尽快摆脱危机至关重要,而高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则是保证合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二十国集团是个大集体,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诉求,沟通协调起来绝非易事,但努力不能因此止步。危机当前,寻求合作、共克时艰的理念应得到进一步发扬和拓展。加强国际合作,增进有效沟通,就要平衡各方利益,倾听不同国家的声音,尤其要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损害。
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合作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唯有加强合作才能将共同的决心化为协调的行动,实现共赢。伦敦峰会能否像其图标所预示的那样,为危机下渴望光明的地球增添希望之光,全世界将拭目以待。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