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凝聚“和谐”渡难关
来源: 《华夏酒报》  2009-02-09 08:35 作者:王文文

  2月1日,《扬子晚报》上一则报道称:今年春节期间,温州一名周姓老板驾车穿越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带着企业领导班子的成员们给沿途的150多名员工拜年。整个拜年行程9000多公里,花费10多万元,每到一处,“老板拜年团”一行会定下酒席,邀请员工和家属一起聚餐,并送上新年问候。最后一站,是重庆万州,因为那里公司员工最为集中,有107名之多,周老板设下20桌酒席,与员工们一起庆祝新年。


  当被媒体问及为何有此“费力”之举时,周老板一语中的:“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共同渡过金融危机影响下最难熬的春天。”


  的确,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给全国上下带来的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刺激,相比于危机而言,消费心理的萎缩,消费热情的滑落将是更可怕的。对于酒业而言,应对金融危机,亦应该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企业开始,从员工内部开始,加强企业员工信心,凝聚企业力量,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面对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选择的是裁员、降薪,以此来缩减公司成本,确保公司利润。这样虽能短暂性地解决眼前问题,但却给企业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团队的稳定塑造,更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较而言,这名温州商人的精明让人佩服,在全球经济都“经历寒冬”的阶段,他想到的是借助“春节”这样一个最富“和谐”意味的传统节日,温习同僚亲情,聚拢企业元气,汇聚上下人心,为新一年企业的发展战略凝聚“和谐”的力量。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在全球经济同样影响酒行业的时候,酒类企业更应该从内部完善自我,保持企业团队的稳定性,大家抱成一团,各尽其能,互相鼓励,相互扶持,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共同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然而,营造一个和谐的酒业发展环境,同样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越是在经济出现危机,消费热情比较低迷之时,酒企更应该抱成一团,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美誉度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酒类市场销售以及消费环境,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应该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喝得顺心,越应该得到消费者的好评,这样我们的危机才会逐步消减,才能逐步地化危为机。


  在这一点上,江苏省酒类市场的产销氛围比较不错,在危机爆发之后,大多数实力经销商想到的是如何共同去应对,如何通过彼此之间的强强联合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从2008年底长三角名酒销售联盟召开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座谈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光是各大厂家在积极应对,众多的经销商也已做好准备,共历寒冬。


  “和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酒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在危机面前,酒类企业应该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推进酒业更快更稳发展。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