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彰显酒企社会责任,一笔笔捐款,通过不同方式,“走”进了灾区。
汶川地震,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凝聚力,还有民间强大的舆论“势力”。
汶川地震,也正考验着中国的诚信,那么多的资金流向灾区,怎么花?花到哪了?谁花了?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三个有关这方面的反面案件,让人深思。商务部透露,也有企业说话不算数的,话筒面前“作秀”一大笔,话筒放下却成为了“有些领导的讲话”;而民政部则说,再不兑现,就要对这样的“典型”进行媒体公布。此言一出,据说,有此行为者“马上付诸了行动”。
政府的公信力和舆论的力量,也有忽视了的“正面典型”。日前,《华夏酒报》记者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采访时,就了解到当地一家白酒企业老板向中国红十字会捐了一大笔,却没有留下名字。
《华夏酒报》记者相信,这次汶川赈灾,一定会有一大批像东北这家酒业老板这样的人,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够看到国家权威部门公布这部分数字。
捐款者值得褒奖,没有名字的捐款者,更值得赞扬。就像这次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给予“国葬”的尊重一样,对这次给予汶川帮助的无名捐款者,也要给予更高的尊重。
因为,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大善无形,更是美德之中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