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老厂乡打“酒”牌带养殖
来源: 云南日报  2007-08-29 00:00 作者:通讯员 李玺名 刘鹏金实习生 袁
罗平县老厂乡的“老厂酒”在周围一带小有名气,该地的群众也因为酿酒生活日渐宽裕起来。老厂乡党委、政府围绕“酒”字做文章,在酿制出独具韵味和口感的“老厂酒”同时,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养出了又白又胖的生猪,种出了颗粒饱满的玉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厂因其特殊的水土使得该地制酒业兴旺,但是由于是自发的、零星的家庭式作坊,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和规范的营销,产量质量不高,每公斤酒售价仅1.5—2元,赚不到什么钱,年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

    眼看着群众生活久久不见起色,乡党委、政府围绕“酒”字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提高了“老厂酒”的知名度。老厂乡首先是引领零星酿销向规模酿销过渡。统一引进技术,扩大酿酒规模,加强作坊酿制过程技术指导、管理,创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老厂乡于2002年引进一个酒业公司,把“土”酒经过精深加工后出售,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其次是规模养殖。在全乡扩大推广生猪规模养殖,变废为宝,用酿酒产生的大量酒糟规模喂养生猪,不但节约了成本,所养的猪还长得快,且肉质鲜嫩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再次是规模种植。随着酿酒规模的不断扩大,酿酒户也不断增加,酿酒的主要原料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为老厂乡群众的增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猪粪用作玉米种肥又节约了一笔成本。

    目前,老厂乡约有110余家规模酿酒坊,年人均收入已增至6000—10000元。

   

编辑:孙吉鹏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