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即将来临,“奥运营销”的热度也在逐步升温。但越来越高昂的赞助费用,越来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壁垒,使得这场盛宴似乎只是行业领导者的舞台。毕竟,奥运不是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的事情,她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是整个中国人、整个中国企业都应该关注的。随着雪花啤酒一声“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非典型奥运营销正演绎一场非赞助企业搭上奥运快车的好戏。
非典型奥运活动
奥运会绝对不仅仅是一场(系列)比赛!人们关注奥运本身并不是完全关注比赛本身,确切地讲是对体育运动的关心,是对奥运精神的关心!因此,以此作为营销的基本点就能发现一些可以切入奥运的点。
例如举办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尤其是联合地方电视台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在奥运大背景下,体育热将继续在国内各地升温。比赛活动本身不一定如真正的奥运会那样强调竞技性,以趣味娱乐性活动为主,同时以奥运纪念品做为奖品,一定会在区域市场赚足消费者的眼球。这就将“全民奥运”的理念与企业品牌传播结合起来。
也可以举办与奥运相关的主题讲座。例如由企业组织或赞助,邀请曾参加过(最好获得过奖牌)的运动员,举办“我所经历的奥运会”主题讲座。这样的活动本身有明星效应(运动员),且活动内容切合目前社会热点(奥运),利于联合地方性媒体展开事件营销。这就将“人文奥运”的理念与企业品牌传播结合起来。
另外,企业还可以举办“奥运记忆(或纪录)”的活动。发起寻找以前曾在现场观看过奥运会的观众的系列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奥运经历;或赞助组织以奥运记忆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干脆组织一些活动,邀请并赞助一些消费者去观看奥运,并通过他们纪录下奥运,当奥运会结束后,依然可以展开后续的相关营销活动。
非典型赞助策划
奥运会本身赞助有些困难,但可以考虑奥运会相关节点上的赞助。例如在区域市场由企业赞助出资在广场处树立一块大大的“奥运倒记时”的广告牌,效果比单纯的广告牌会获得更高的“阅读率”!
再比如,我国的国家级体育运动队队员肯定是来自地方的,在奥运会开始前通过当地媒体对运动员表示一些“美好祝愿”。当运动员取得成绩后,企业可以赞助当地媒体进行运动员个人专访、拍摄专题纪录片等形式的节目,在区域市场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根据以往如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经验,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肯定会推出一些套播广告,此时选择合适的媒体投放组合,抢占收视率高峰,高密度的宣传一样可以传播企业信息。
非典型围剿北京
虽然展开奥运营销对于企业而言,品牌传播是主要目标,但也可以借此机会爆破市场提升销售量。因此,依托奥运展开一系列促销活动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例如奥运门票肯定是观众首先关心的问题之一,购买产品抽奥运门票,对消费者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影响力。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模糊的宣传语言中,谁分得清企业究竟是不是奥运会赞助商呢?更何况消费者并不关心哪家企业是奥运会赞助商,他关心的是自己可以得到哪些利益。
当然,对于这些已经获得门票奖励的幸运消费者,企业不妨组织进行一次集体“围剿北京”的策划活动,并借助此次活动搞一次有声有色的“事件营销”,调动媒体的眼球,利用奥运提升企业的“奥运形象”。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尹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