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逼出来的“黄皮肤冰酒王”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6-22 10:51 作者:胡羽

     2002年,35岁移居加拿大的天津大学机械系高材生——赵天慧,以“百威酿酒公司”为基地,发扬光大加拿大的自酿冰酒,力争早日成为加拿大冰酒业界的“东方龙”。让人想不到的是,赵天慧投身冰酒业是被逼出来的。不过,随着赵天慧对冰酒从陌生到熟悉直至热爱,最终趟出一条“自酿自销冰酒”的最佳创业路径。
     正是在赵天慧的苦心经营和巧妙开拓下,身价昂贵的冰酒以物美价廉的全新面貌“飞入寻常百姓家”。每当回味起极不平凡的创业历程,不惑之年的赵天慧总是感慨万千——创业与练习马拉松没有什么两样,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用中国俗语说就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不满歧视,踏上创业路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经过13年的努力拼搏,先后在外资企业就职的赵天慧,凭借聪颖的头脑步步登高。可在赵天慧的心里,却骚动着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时,级别低的外籍职员竟比中国上司的薪水多出一大截。难道蓝眼睛的外国人就比黑眼睛的中国人值钱吗?这种同工不同酬的不正常待遇,实质上是一种人格歧视。
     正是抱着强烈不满,2001年,34岁的赵天慧果敢辞去了“外企白领”梦寐以求的总经理助理之职,随后移居加拿大。
     不知不觉间离开故土已久,赵天慧的太太打算回国省亲,却为给国内亲朋好友带何礼品而犯起愁来。因为加拿大市场上大部分商品均来自中国。什么样的礼品既具加拿大特色、又物美价廉呢?在朋友的建议下,赵天慧从一个家庭酿酒店里购买了一些加拿大特有的自酿冰酒让太太带回国,结果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热烈追捧——10加币左右一瓶的自酿冰酒,可比贵重的化妆品、香水更吃香。
     太太归国省亲选择礼品的事儿,并未引起赵天慧的创业冲动,犹如过眼烟云一般。一日,赵天慧忙里偷闲地与自己的房东——老移民刘兵侃了起来,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到加拿大的优美环境,从酒店冰酒物美价昂到自酿酒店冰酒的物美价廉……最后,两人打定了“既然找不到工打,何不自己当老板?”的联手创业主意,不约而同地将家庭自酿冰酒作为闯荡江湖的突破口。
     说干就干,经过3个月没日没夜的并肩作战,历经选址、装修、申请、拿照的重重磨难,2002年9月,“百威酿酒公司”开门营业了。回味联手创业的第一步,欣喜之余的赵天慧总觉得有点后怕——“申请营业执照前,必须将店面租好并装修成适合酿酒的环境,添加必要的基本设施,还要交一笔不少的申请费。这些先期投入是在你根本不确定一定能批下来营业执照时必备的,换句话说,如果申请不被批准,先期投入的两万余元就会打了水漂,所剩无几。”
     按照经商办企业的常理,似乎“万事开头难”之后,接着来临的必定是一帆风顺。可是,“百威酿酒公司”却不得不面对SARS的无情侵袭。由于SARS在中国大地蔓延肆虐,致使归国省亲的人数锐减,作为回国礼品的“百威冰酒”自然首当其冲,直弄得“百威酿酒公司”面临着关门歇业的严峻考验。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未击垮赵天慧,反而使他愈挫愈奋,经过一年多“资金常常出多入少”的摇摆期,到了2004年圣诞节,“百威冰酒”的知名度直线上升,“百威酿酒公司”由此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艰苦创业,开创新天地
     作为大陆移民在多伦多创办的第一家酿酒公司,之所以能在短短的4年多时间内异军突起,就在于它始终不渝奉行的独特经营理念——以客为尊,以质为本,永续经营。
     正是在这一独特经营理念的导引下,赵天慧把“百威酿酒公司”定位于“既不是单一生产酒的制造商,亦不是单一买卖酒的销售商,而是为顾客提供一个自酿自饮美酒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主动沿袭欧洲传统酿造工艺,大胆继承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果敢拒绝现代化的批量生产,从而取得了酒味醇正、成本降低、顾客得益的“三全齐美”超值效应。
     同时,赵天慧以“自酿酒避开零售价格和高额酒税”为由主动让利于民,使得“百威冰酒”的价格每瓶仅6—8加币且免税,大大低于冰酒市场上每瓶30—40加币且加税的价格,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顾客的眼球。
     也是在这一独特经营理念的催化下,赵天慧大胆抛出了“自酿自饮”的体验式营销奇招,让专业酿酒师手把手指导顾客酿制普通白冰酒和红冰酒、特级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窖藏啤酒、墨西哥黄啤酒、慕尼黑啤酒等等,不仅使顾客可以亲口品尝自己酿制的佳酿,而且还能把自己制作的佳酿装进特制的瓶子、贴上个性化标签,让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赵天慧始终奉行“守法经营”的买卖底线,严格按照政府“顾客年龄必须是19岁或以上;酿酒公司不可以零售或将成品酒销售给酒吧、餐馆等;顾客不可以销售自酿酒,但可以为其他朋友酿造;酿酒公司不可以为顾客存放已经生产好的各种酒;酿酒公司不能为顾客送货上门;顾客只能按桶订酒,每桶可分装30瓶”的有关规定办事,绝不越雷池半步,以求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百威酿酒公司”的超常规发展,赵天慧逐渐琢磨出了冰酒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创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百威冰酒文化”,构筑起“经营孕育文化,文化激活经营”的双赢模式。
  作为“海外新移民,小本生意成大器”典范的赵天慧,以自己创业的磨难和教训善意提醒那些致力于小本生意的新移民——企业无论大小,初期探索“交学费”是不可避免的。要置身于小本买卖行当,首先要下功夫做好市场调查,然后再对自己的经济实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估,看看自己在不进账的情况下能挺多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编辑点评】
  “既不是单一生产酒的制造商,亦不是单一买卖酒的销售商,而是为顾客提供一个自酿自饮美酒的场所”式的经营方式,不是赵天慧的首创,但他却把这种顾客“体验式”营销发挥地恰到好处。“自酿自饮”得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忠诚,更让消费者体验到了酿酒的神秘。
  在国外,像“百威酿酒公司”这样的小作坊式企业或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国内确是凤毛麟角。对葡萄酒行业来说,也许“国外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对于那些徘徊在生死线上的中小企业来说,“自酿自饮”式的方法未必不值得一试。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尹贵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