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一个经销商的“苦衷”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8-03 08:09 作者:姜新宇
  老张是山东烟台市众多酒类经销商中的一员,早上还不到8点钟,老张就提着早点打开了自己的店门,我们的谈话也就此开始。
    老张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在酒行当里摸爬滚打好几年了,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按说,生活上可以过得更舒服一些,但是,他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仍然提心吊胆,因为现实的状况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生存现状
  随着中国新兴大卖场、连锁业的迅速崛起和国外运营商、零售业巨头(大卖场)等新商业形态的不断涌现,以及厂家的营销渠道的扁平化发展,酒类经销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老张说:“由于流通市场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都直接与终端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直接与零售商和消费集团建立起合作,经销商的地位不断在削弱,在解体,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将是厂家直接操作终端,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酒类经销商该怎么办?”老张认为,目前酒类经销商处境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渠道控制能力差和缺少竞争力,也正是因为此,才导致厂家的刁难和利用、终端的贪婪无度和竞争对手的威胁与打击,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厂家控制和打压
  对于经销商而言,其主要的赢利点还是来自于产品,也正是这种单一的赢利方式,其赢利大小就决定经销商受制于厂家的程度。老张说,若是代理弱势品牌的产品,厂家虽然对其要求较为宽松,但相对操作的风险就比较大,因为,弱势品牌的附加值相对低一些,作为酒类经销商,只能够依靠走量来获取更大的利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靠弱势品牌走量可谓难上加难,而若和强势品牌厂家合作,就会受到厂家的控制甚至是打压,而又无可奈何,还要看厂家的脸色行事,不但要按照厂家要求去做,面对厂家还要陪吃、陪喝、陪笑脸,惟恐失去品牌经营权。酒类经销商在与厂家的博弈中逐步失去了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加之单一而落后的营销手段使得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利润越来越低,所以生存越来越困难。
终端门槛高不可攀
  终端,对于酒类经销商来说更是爱恨交加,正如行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而经销商在面对高额终端费用和终端的贪得无厌,又束手无策。老张一脸苦笑地说,“以我的经济实力,只能给一些中小型的酒店提供酒水,以前也考虑过向大型酒店提供酒水,但是门槛太高,打通店里各方面关系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费用不必说,光是正常的经营费用也会占用很大一笔资金。像我们这样的个体经销商,手头上本来就缺少流动资金,这样一来别的业务也就无法开展了。”大型酒店进不去,中小型酒店必须做好,要不然就会死掉。为了建设一个好的终端必须不惜代价,给钱、给货、给账期,但是,就这样终端还不一定满足,还时不时用店庆、特殊节日等借口索要赞助和提供赠品,一年下来,光这部分费用也不小。终端就是一条无法穿越的鸿沟,可还得去穿越,很多经销商由于自身实力和能力问题,往往在穿越这条鸿沟的过程中葬身。 
竞争对手威胁
  老张说,现在酒类经销商已经很多了,大家都在抢客户,在这一条大街上就有好几家酒水经销商,利润已经越来越低了,经销商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个大型超市和卖场,这些地方的客流量大,而且酒种齐全,给酒类经销商造成不小的威胁。现在,酒类经销商不但要面临国内竞争对手的打压,而且也要面临外企竞争对手的威胁和打击。随着国外零售巨头不断进驻中国,酒类经销商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和挑战。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