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北京老品牌发力强守门户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4-30 00:00 作者:刘岩
  随着啤酒销售旺季到来,各品牌在北京啤酒市场展开争夺,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利用老品牌勾起消费者回忆,从而拉动消费。

  去年大小品牌云集北京市场的现象已减退,银瀑果啤等不是很有名的外地酒逐渐减少,雪花、燕京、青岛等全国性品牌开始占领主要市场。这些大品牌一改以往主推主品牌的做法,在商超、流通领域开始利用历史回忆的方法推广产品。

  京城战势一:北京啤酒、青啤借老品牌拓市

  创立于1941年的北京啤酒,曾经长时间占据北京市场的主导地位。上世纪90年代,在燕京啤酒的强势进攻下,北京啤酒的业绩一路下滑。后被朝日收购,正式更名为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2004年,新公司在北京怀柔投资3.3亿元,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北京啤酒为了引导消费,让消费者适应产品口味,推出了生啤,打出“地道生啤、鲜爽到底”的口号。据了解,北京啤酒全系品种都是生啤,成为国内惟一全部生产生啤的啤酒企业,其产品售价高于燕京、雪花、青岛,走起了高端路线,避开与其他品牌正面冲突。

  2007年北京朝日啤酒公司开始在产品包装上印上了“北京白牌又回来”字样,以此勾起老消费者对北京啤酒的回忆,带动销售。调查发现,北京朝日啤酒公司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老北京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4月15日由青岛啤酒独家赞助的“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北京战事随之开始。目前,青岛啤酒在北京市场上的动作有所改变,在酒店仍主推青岛品牌,2005年在北京推出的低价啤酒——青岛大优,依旧占主要位置。而在商超,则发挥老品牌影响力,推广听装五星品牌。

  五星品牌的前身是1915年张廷阁在京城创建的双合盛啤酒汽水厂。1959年,周恩来总理指定五星啤酒为国宴用酒。五星啤酒最辉煌的时候,通过联营和兼并,在全国发展到40多家分厂,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集团,并控制着北京市场。

  但是,后来管理跟不上,质量大幅下滑,自己砸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了自己的牌子。几经周折后,青岛啤酒接手。但是,随着青岛啤酒北京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青岛啤酒在北京以自有品牌为主,其控股的五星啤酒比重所占很少。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青岛啤酒推广五星啤酒能够唤回很多消费者,推广老品牌是青岛啤酒占领北京的一个突破口。

  京城战势二:雪花外围接应

  雪花啤酒去年产品销售超过500万千升,成为行业老大。去年雪花加大了北京市场开拓力度,与燕京展开了巷战、价格战,利用开瓶有奖方式,争夺了部分消费者。

  北京一位专业人士介绍,雪花有奖促销中,每箱24瓶的酒最高奖项达到8瓶酒,消费者面对不到1元的知名品牌啤酒,难挡其诱惑,纷纷选择消费。不过由于北京消费者习惯了燕京啤酒的口味,对雪花的口味难以适应,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雪花为普及口感,将会用低价竞争的方式销售。

  今年3月,雪花啤酒天津扩建的45万千升的项目正式投产,将会缓解价格竞争压力。天津人力等成本相对低廉,给产品降低价格带来了空间。45万千升项目正式投产为雪花支援北京啤市竞争提供了保障。

  京城战势三:燕京严守阵地

  老品牌、外来品牌的发力,给北京啤酒市场的老大“燕京”增加了压力,虽然燕京对外一直坚持说北京市场不会有压力。

  2005、2006年青岛啤酒推出大优,燕京啤酒使用“经销商排他协议”渠道对策,防止出现两个品牌同时经营的情况。但是在终端,却没有能够控制商家只经营一个品牌啤酒。青岛加大了给经销商的利润,使许多经销商主动推广,给燕京增加了销售难度。

  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一道成为奥运赞助商后,燕京推出了与奥运有关的广告宣传片,突出了国际品牌形象。终端加紧了市场维护,一线销售人员增加了跑店、与终端沟通次数,加强市场维护。

  据专家预计,目前北京啤酒战事一触即发,届时将会出现多家混战的局面:北京白牌和五星在商超卖场中将会发生消费者争夺战;在流通领域、酒店中燕京、雪花、青岛将会继续巷战,在夜场中科罗娜、百威等国际品牌仍将继续引领夜场消费。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