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EBC制桶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没有大张旗鼓地直接宣传,而是邀请了肯塔基当地的酿酒师前来“助阵”,以研讨酿酒技术的方式来推荐橡木产品,和中国的酿酒师探讨技术,共同品尝葡萄酒。
无独有偶,一位澳大利亚Southern Cross橡木桶公司的负责人在向葡萄酒企业介绍他们产品的同时,也不忘带几瓶上好的葡萄酒,并高兴地介绍:“这些酒都来自于我们的橡木桶,在澳洲都获过大奖。”
“这是用我们公司的橡木桶储藏过的葡萄酒,欢迎品尝。”法国一位橡木桶商人是这样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橡木桶产品的。
虽然国外葡萄酒配套企业的这种营销模式并不特别,但是记者仍然深深地为他们那种协作式的营销所打动。记者所采访过的国外制桶企业一致认为,品尝者只要认可了他们带来的酒,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认可了他们的橡木产品,配套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来自于不同国家的橡木桶企业,在推销他们的产品时,不采用直接的推销方法,而是间接地借助葡萄酒来得到生产企业的认可,这种模式给人的感觉虽然不直观,但是效果却很好,因为人们真正通过自己的感官去尝试,这种印象是深刻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同时,这也是配套企业诚心合作的一种最好体现,拿橡木桶企业来说,带几个木桶或是一些橡木片摆在中国酿酒师们面前,虽然酿酒师们都是技术专家,对产品的大体情况也能辨别出一二,但是毕竟那种辨别是推测,而品尝葡萄酒的效果则大不一样,一款上好的葡萄酒在经过好的橡木桶储藏后,会更加回味悠长。正如,一件漂亮的衣服,仅仅摆放在衣橱里是散发不出衣服的美丽的,只有气质姣好的模特穿上才会愈发使原本漂亮的衣服熠熠生辉。其实,国外制桶企业的推销方式正犹如时装表演,葡萄酒就是穿着漂亮的模特,而橡木桶则犹如模特身上的衣服,只有通过模特的表演才能达到最好的展现,而橡木桶的价值也是通过品尝葡萄酒来得以实现的。这些配套企业的营销模式,不管是借势营销也好、间接推销也好,这都需要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和信任。
“虽然我们的产品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但是我们也会时刻关注葡萄酒消费市场,因为只有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充分了解到消费者的意图,我们才能知道顾客最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在生产环节上我们也会有所侧重,因此我们会经常到葡萄酒庄做客,和那里的顾客在一起了解这些市场情况,也会经常做相关的市场调查。” Ronnie告诉《华夏酒报》记者。
Ronnie的话虽然道理简单,但是却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做到的。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我们国内的很多配套企业,忙于生产,其实对终端市场的了解很少。虽然,近年来我国配套企业发展迅速,国外企业这种协作的推销方式是值得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都来学习的,这就需要企业运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考虑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终极产品的情况,配套、生产都是为了产品最后面对消费者的效果,配套企业生产的设备再完美,如果生产出来的葡萄酒始终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种配套设备就是失败的,因此,配套企业还应该多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市场,才能把握市场的脉搏,理性化的发展。
我们是否认可国外的产品并不重要,但是国外企业那种协作、负责的态度,还有完整了解市场的方式,值得我们配套企业学习。正如法国一位制桶商人所说:“配套企业也要关注终端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够随时了解葡萄酒企业需要什么,我们的产品才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