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徽酒文化倾情广东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4-27 00:00 作者:李扬
  珠江潮涌徽酒风情

  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其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直逼亚洲“四小龙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年白酒消费高达100亿元,居中国各省之首。广州、深圳是珠三角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广东的“双子星”。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人员构成复杂,生活习俗不同,饮酒风格各异,诸类香型的白酒在深圳均有着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白酒年销售超过2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东莞虽然只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市,本地人口区区170万,然而高达上千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发达的制造业,也使得东莞白酒年消费达10亿元以上。其他如中山、江门、珠海、佛山、惠州等城市也都拥有强劲的消费实力,从而共同构成了广东白酒的主力市场。

  在深圳市场,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酒质好、品牌佳,实力强的酒企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湖南的湘泉,贵州的贵州醇、四川的沪州老窖等在一段时间内相继独占鳌头。随后,小糊涂仙、古棉纯、皖酒王、稻花香、高炉家等相继登场亮相,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徽酒在广东已被消费者所认可,拥有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目前的深圳市场,超高端白酒(400元以上)被水井坊、国窖1573统领,高端白酒(150—400元)由茅五剑及系列品牌占领,中高档消费段位80—150元的市场,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炉家、皖酒王、泰山特曲、江口醇、诸葛酿、稻花香等发展势头强劲。高炉家酒在深圳市场的崛起,徽酒良好的市场消费氛围是其成功的一大有利因素。

  高炉家酒:

  广东市场一匹“黑马”

  徽酒,特别是处于中国三大白酒水系之一的淮河白酒带,自古以来在中国白酒阵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涌现出了古井、口子、双轮、高炉家、种子、皖酒、沙河、迎驾等在全国红极一时的品牌。近年来,随着鲁酒的沉没、豫酒的衰退、川酒的内战,鄂酒的复苏和苏酒的振兴,徽酒一直稳扎稳打,在稳占当地市场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逐步外扩,而中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就是重点所在。

  高炉家酒在安徽的全面开花,为该品牌成功开拓省外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此时高炉家的目光南下,剑指珠三角,而深圳市场则成为这场徽酒大战的“先锋”。在几年前进入深圳市场的基础上,2005年,双轮集团在深圳开设分公司。2006年,进一步设立了广东省营销管理中心,统一整合广东的营销、市场资源。高炉家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做市场,不怕花费时间,慢慢地逐渐建立起一个个终端网络,并跟经销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来自安徽的好酒”到“徽酒文化第一家”,高炉家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深圳开发终端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收集资料、筛选有发展前途的合作伙伴。根据深圳的市场特色,专门制定了一套营销方案。业务是自己来做,市场由厂方来掌握,经销商主要负责配送,促销等具体事务由厂家来执行,双方共同维护好已开发的终端网络。

  2005年12月,由国际徽商交流协会等主办、安徽双轮集团承办的首届“皖深企业发展论坛”成功举行,来自深圳及珠三角的白酒等行业的300多位企业家,包乘两架飞机,先后在合肥、黄山、亳州、涡阳等地,举行皖深经济招商合作活动,并倾情感受“徽酒文化之旅”,轰动一时,架起了皖深合作的友谊之桥,而浓浓的徽酒文化也让广东客人为之倾倒。

  2006年,是高炉家在广东市场的收获之年,经过多年的辛苦开发,深圳终于成为了高炉家的一个重点战略市场。2007年,高炉家将全面出击,乘影视明星陈道明代言的东风,以深圳为重点,以东莞为突破,以中山、佛山、珠海为支点,抢占珠三角,覆盖全广东省,争取几年内把广东市场打造成为第二个“安徽市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