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京乐:欲借新品出低端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4-09 00:00 作者:
    不愿再继续纠缠于二锅头低端市场,希望靠更大投入来赢得市场、赢得企业第二发展机遇,是北京市京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寻找到的新航向,但其面临的考验也显而易见。

  据央视报道,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郊县的老百姓走亲访友随身携带的“三大件”多是二锅头酒、露露杏仁露、燕京罐装啤酒。二锅头作为大众化白酒产品,已经成为老北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过,并非所有二锅头企业都甘心产品价格上也一直处于大众化水平。2007年1月,长期经营价格在几元到十几元的PET瓶装、桶装二锅头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2006年销售额达到1个多亿的北京京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宣布,2007年京乐将不再满足于农村市场和城市超市货架的最低层,将推出一系列新品使产品价格走高,其中包括全国首家独立研发的“无铅健康白酒”。

  但是,对于京乐的做法,业内却颇多怀疑,“京乐虽然有销售额,但一直没有品牌力,根本无法与红星、牛栏山比,价格怎么拉高?”

  低端并非掘金地

  事实上,京乐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的无奈。

  众所周知,北京二锅头企业众多,除开红星、牛栏山先后推出过价格在100-300元的中高端产品外,绝大部分二锅头产品集中在低档市场,低价、同质化竞争严重。记者了解到,在市场上,一桶5升装的二锅头酒价格居然低至10多元,而且不同厂家出的产品几乎都是用外形相同的PET桶装,都强调“二锅头”概念。而其厂家和品牌,消费者只有仔细看桶上标贴才能发现。

  诞生于1972年的京乐是北京一家老国营二锅头生产企业,尽管2005年6月进行了改制,但产品线的调整却进展缓慢。据了解,在其原有产品线中,主要走一 “小”一“大”两条路,“小”包装产品包括125毫升、178毫升、250毫升玻璃瓶装、475毫升PET装,“大”包装包括1.35升、2升、4升、5 升桶装,两者都走低价路线。

  京乐营销总监江涛告诉记者,这些产品的利润相当低,在流通市场上,厂家与厂家之间竞争焦点就是谁高一毛钱谁低一毛钱,并不强调其品牌,因此,“在低端市场,正规的大型二锅头企业并不占优”。

  产品溢价能力差,长期陷于低价位、低层次的竞争漩涡,显然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京乐开始将目光转向中高端。京乐董事长兼总经理阎立耕对记者说:“为了生存和壮大,京乐必须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调整,以弥补企业整体战略布局下老产品无法满足的细分市场和新的机会点。”

  跳高面临新考验

  那么,京乐到底将如何实现其跳高梦想呢?

  江涛告诉记者:“2007年,我们将主推三个中高价位的清香型京乐二锅头单品和三个中档价位的浓香型京乐御酒单品,把京乐品牌与其他品牌的清香性二锅头进行区分,并以此为基础向周边省份扩张。”不过,京乐此举面临的考验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北京,不但低端白酒市场一片混战,中高端市场同样是厮杀声不绝于耳,金六福、贵州醇、口子窖、泸州老窖等一大批敢于向终端大规模进攻的品牌已经把京城的餐饮门槛垫高。与此同时,随着红星、牛栏山等二锅头企业加入中高端市场,买酒送可乐,买大瓶送小瓶,大做社区报亭广告、公交广告等一系列举措,也在无形之中给想在中高端市场有更大作为的其它二锅头企业设置了障碍。

  对此,阎立耕似乎早有考虑,“我们并不是认为京乐到中高价位去竞争更容易,而是认为到中高价位去竞争更有价值。首先,京乐属于成熟的二锅头,也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消费对象;其次,京乐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冲击更高的价格区间,至于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们已经有了准备。”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