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北京市场:啤酒巨头发力鏖战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2-07 00:00 作者:张怡蓉
     2008年奥运会日渐临近,雪花、青岛、燕京三大啤酒巨头都想在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品牌风采,抢占北京市场就在情理之中了。2006年,雪花、青岛、燕京都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燕京更声称,2006年依然牢牢占据北京85%的市场份额,而青岛啤酒则对外宣布已拿下北京市场20%的份额,尽管燕京对这一数据并不苟同。
     北京啤酒市场一直是燕京的天下,后来挤进了青岛啤酒,为争夺20%的市场份额,青岛啤酒可以说在京城打了个几进几出,始终无法撼动燕京的位置。而华润雪花啤酒2005年的年报在全国啤酒行业跃居首位,虽然一直盘踞京城,但只是在平谷等周边地区打擦边球,坐山观虎斗,并没有显示出大举进军城八区的野心。
     2006年2月,华润雪花继放言继续加大北京市场开拓力度,在北京占有一席之地。4月11日,华润雪花正式宣布,经过数月的低调筹备,其专为北京大众市场打造的华润雪花原浆啤酒正式进入北京。至此,我国啤酒三大巨头首次在同一区域市场针对同一目标群体展开竞争。“在其他市场,雪花、青岛、燕京都是错位竞争,从未出现三大品牌巨头在同一市场竞争同一类产品的情况。”华润雪花啤酒市场总监侯效海表示:“我们此前之所以没有把北京作为特殊市场,是因为原来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支持,如果雪花真正大规模进入一个市场,那么目标决不会只是20%,今天雪花正式进入北京市区。”2006年4月,雪花做足了正式进军北京城八区的准备,而且主打的产品不再是中高端酒,而是主流酒。因此,北京市场2007年将在主流酒市场中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是在任何城市的啤酒市场都少见的。
     在啤酒行业,主流酒是相对于高端而言的更大众化的啤酒,其销量占整个啤酒市场80%左右,也是啤酒厂家争夺的焦点。2006年雪花专门针对北京消费者口味设计了雪花原浆系列产品,定价在1.5元—3元/瓶,自2006年2月底以来,已经在北京城八区的2万个零售点铺货。在这样的情况下,雪花提出在北京的策略调整为两三年内,针对青岛大优、燕京10度清爽的档次,以一定的规模、实验性和策略性进入北京主流酒市场,这也标志着北京地区同时出现了中国三大啤酒品牌的普通酒。雪花啤酒北京销售分公司总经理李志杰解释,他们此前做了北京市场的口味测试,结论是20%以上的人喜欢口味重的啤酒,还有20%以上的人比较喜欢口味厚重的,所以为了满足这40%多的消费者,雪花推出了该款“原浆”啤酒。
     针对雪花2006年的重大战略调整,燕京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毕贵索表示,北京市场85%的市场份额一直都在燕京手中牢牢掌控,其他品牌对剩下的15%的市场竞争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直没有停止过,每年这些品牌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在争夺那15%的份额,对燕京几乎构不成威胁。加上燕京集团每年也都会出台不同的策略和激励机制,所以燕京是欢迎竞争的。
     而青岛啤酒北京销售公司总经理隋战平对外宣称:“雪花的原浆对青啤的冲击并不是很大,青啤2006年的销量仍然保持了较大增幅,2007年还将继续加大在社区的销售力度。”
     按照国际惯例,在成熟啤酒市场中,市场前三位的品牌将占据整个市场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随着青岛、雪花的加入及2006年4月金威天津生产基地首期20万千升项目隆重投产,北京市场已经日益走向国际化的成熟模式。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