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我本是一个不喜欢饮酒的人,可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走进了酿酒企业。渐渐地,对酒产生了兴趣。开始钟情于酒文化,闲暇时,还整理一些酒文化知识。
十二年的白酒企业工作,让我与酒产生了深深的情缘。离开企业后,我依然从事着与之相关的生物酶工程的科研工作,延续着与酒的缘分。
我走过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白酒圣地,亲眼看到了中国高档白酒的酿造过程和他们的文化史。那浓郁的糟香,传奇的酒文化,深深吸引着我。
古时,文人墨客对酒情有独钟。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常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甚至到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地步。
苏东坡老先生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手把酒杯发出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今朝,酒已成为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纽带,招待亲朋好友,痛饮几瓶方才感到高兴,刚打开瓶子的时候,欣赏她的幽雅,三杯下肚,展现你的绅士,对饮之后,方发觉感情友谊全在杯中,疯狂痛饮之后,酒精的兴奋,让你将喜、怒、哀、乐表露无遗。
醉酒的滋味不好受,可亲情友情里,依然豪爽。“来,咱哥俩儿干一杯!”只需一口,一杯酒就下肚了,哪里还记得醉酒时的难受。
人高兴的时候喜欢喝点酒,把欣喜的心情调到最大化,酒成了欢庆快乐的佳品,举杯同庆,大家共乐。人心烦时也爱喝点酒,借酒浇愁,寻得一时的麻醉和解脱,把不开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失败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转折,待收拾旧山河,从头再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