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领导者要有国际化思路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8-31 08:20 作者:魏琳
  近年来,国外酒业资本不断向国内市场渗透,国外品牌以高端路线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国内酒企来说,是挑战,也是激励。国内品牌在积极防御的同时,还应该走出国门,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国内酒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越来越强,“国际化”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大多数国内酒企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仍在中低端徘徊,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甚至区域市场这“一亩三分地”。很多企业老总认为,国际化只是如茅台、张裕、青啤这样的大品牌才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小型企业连国内市场尚无力掌控,何必费精力去考虑企业的国际化呢?对此,营销人士姚长海认为,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走出国门是中国酒企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早实现国际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越有益。国内酒业的国际化,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思路。
  领导者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人物,领导者的思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部分酒企特别是白酒企业的当家人,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老一代领导人,或者是受其影响较大的接班人,他们多半凭经验和实干办事,缺乏先进的市场营销及管理理念,往往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的羁绊之一。
  企业要想走出国门,首先需要领导者转变思路,突破国家间的界限。青岛啤酒是个百年老企,骨子里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国际化对青啤来说既是一种飞跃,也是一个挑战。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事长李桂荣曾表示,尽管青啤在国内是行业老大,但从自身发展来看,还仅是一个地方性的啤酒企业,缺乏国际化竞争经验,因此,国际化是唯一出路。领导班子的“国际化”思维让青岛啤酒的国际化之路更为顺畅,与全球最大啤酒制造商安海斯—布希(AB公司)签定《战略性投资协议》,正式把青岛啤酒推上国际化舞台。
  当然,国内酒企国际化之路还需要很多铺垫,如品牌塑造、企业实力的积累等,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远离“国际化”的重要原因。强调领导者的国际化思路并非好高骛远,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和企业的品牌塑造、实力积累一样需要“小火慢熬”,很多酒企领导者表示,要等到品牌足够强大、实力足够雄厚时再来考虑国际化,这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品牌多大才叫强大?实力多厚才叫雄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与其一味地等待,不如在“小火慢熬”的过程中贯穿“国际化”思路,从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环节、品牌推广的每个策略上扎实地为国际化作准备,以便在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竞争时都游刃有余。
  越早实现国际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越有益,而行动的国际化,首先需要思维的国际化。思路决定出路。国际化的门是敞开的,迈过这道门槛的第一步需要企业有国际化的雄心和勇气,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思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