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果露酒 > 正文
距果酒业兴起还有多远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4-16 16:08 作者:潘永泉
     近日,看了《华夏酒报》发表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果露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关于“果露酒业发展任重而道远”的文章之后,笔者颇有感慨:果露酒企业的发展任务到底有多重?路途到底有多远?
     由于葡萄酒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关于酒类“四个”转变的提出,使许多有前瞻性的企业家纷纷涉足果酒行业。经过十年来的大浪淘沙,许多企业因没能看到果酒业的曙光而退出,而后期加入者也还在黑暗中徘徊,是什么因素让果酒业发展这么艰难呢?笔者以一个果酒经营者的局内人眼光看,原因有以下四点:一、产品质量还不过硬;二、市场开拓艰难;三、缺少舆论导向和国家政策支持;四、企业运作乏力。
     一、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原辅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市场流通速度。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品种较多,但除葡萄之外没有酿酒专用水果,均以鲜食水果为原料,这就缺少了酿造好酒的先天因素,况且许多酒厂又都做发酵酒,作出的酒品既没有典型性,口感又差,况且目前国内酿造果酒的辅料也基本都是葡萄酒的专用辅料,这也是酒质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目前我国的果酒品种繁多,而相对的产量又都很低,所以不管是高校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企业,对其投入都很低(没有投入产出比)。果酒企业所采用的工艺大部分套用葡萄酒工艺,包括果酒的检测方法。由于目前用于做果酒的水果各具特性,有的需要去皮,有的需要脱核,有的既要去皮又要脱核,所以其前期处理工艺要远比葡萄酒复杂,各种工艺处理基本没有国家定型设备,据了解,目前各个企业都是购买性能接近的设备,经过改造后用于生产的,这也同样缺少了针对性。
     果酒主要以花色品种多,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愉悦新鲜水果的口感为特征,但由于目前对水果深层次的研究较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来酿造的很新鲜的果酒,经过一段时间后,香气消失了,甚至产生沉淀等。因此就目前讲,要喝到新鲜果酒的方法,就是加快消费。
     二、市场开拓艰难
     市场开拓艰难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巨额的宣传费用;二是名目繁多的销售费用;三是相对的生产成本高。
     一个新产品要想让人们尽快地了解和消费,就要适度宣传它,但请名人作广告,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而最终结果如何,谁敢保证,因为酒类产品并非人们生活必须品,况且可替代消费的同类产品又很繁多。其二是由于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起量,所以经营场所对这些产品就比较“苛刻”。餐饮和夜场都要收高额的进店费、开瓶费等,而进入商超那就更难受了,有几十个收费项目等着你,有的产品在几个月内就可能末位淘汰,前期费用随之泡汤,而有些产品即使未被淘汰,也有血本无归的危险(销售收入不足以低偿各种收费)。由于目前一般水果的价格都要高于葡萄价格,而其加工量小,加工难度高,出汁率又低,而赋税同于葡萄酒,这就势必造成果酒的成本要高于葡萄酒。
     三、缺少国家政策支持
     果酒业发展如此缓慢,就是人们对她没有认知,而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缺少宣传。葡萄酒之间存在这个共性,所以对葡萄酒的宣传就像大家所说的资源共享一样,能互相借力。果酒则不同,大家都在搞差异化,搞自己的特色,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财力,又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那就很可能陷入不被人们所知的境地。
     一个新的行业离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很难发展起来,果酒需国家给予三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是税收政策的支持;二是行政管理性收费;三是特殊政策支持。果酒企业产量达上千千升的几乎没有,而葡萄酒企业至少也在四五千千升以上,与他们使用着相同的税率,其结果不言而喻。果酒没有品牌优势,没有价格优势,只有花色品种多、营养丰富、口感好(这些优势又不被人所知)的特点,如果它不吃点“小灶”,那注定发展不起来。
     行政管理性收费主要是卫生防疫站和技术监督局,这两个部门各项费用总和一般在十万元左右,相对于年销售收入在一、二百万的企业,这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笔者认为,是否可以向国家葡萄酒检测中心那样,只是监督检测、不收费(因为这些部门国家已拨付工资)。当产品不合格时,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在给予重罚,以充分体现奖优罚劣。
     四、企业运作乏力
     按QS标准建一个以占地50亩地的标准企业计,投资要在2000万左右,而要塑造一个品牌,可能还得这么多的投入。这就会出现有的人不敢投,有的人则可能是建厂时就已倾其所有,根本没钱进行市场运作了。
     看了这些论述,可能有人会说果酒业既然这么难做,干脆就“死了”算了。笔者认为不能这么简单的下定论,因为果酒具有低酒精度、营养丰富、口感新鲜、无三废排放的特点,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继葡萄酒之后,广泛发展果酒,这也是许多果酒企业开始做国际贸易的原因。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我国在果品生产上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中国果酒业还是有希望的。目前中央的惠民政策已使果农得到每亩地近百元的实惠,但由于农资、水电费等价格的上扬,已基本消耗怠尽,要想使水果升值,使几千万果农增收致富,从根本上解决卖果难问题,必须解决好水果产业问题,其中果酒业是水果的最大产业。
     许多的仁人志士预测果酒业是中国酒业的朝阳企业,但何时能迎来灿烂的朝阳,大家都不得而知,可能三年五载,也许十年八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