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热销的啤酒大麦能走多远(上)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11-26 09:08 作者:杨建光

  今年7月底以后在新疆奇台上演的一场啤酒大麦争夺战,经几番激烈的价格较量之后,终于因货物的售罄,到9月10日前才开始逐步偃旗息鼓。
     奇台是我国西北啤酒大麦的重要产区,本世纪初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优质啤酒大麦之乡。奇台地区从开始引进啤麦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价格风雨的起落之中,栽培面积发展到今年已超过40万亩,总产达14万吨左右。虽然因面积的压缩较历史上最高的去年减产约2万吨,然而,今年伊始啤麦的价格却有着不凡的表现,起价从去年的每公斤不足1元钱,陡然暴涨到了今年的1.7元以上,均价则从去年的1.3元飙升到了1.86元,最后以1.9元以上的高价结束。起价、均价和结束价都创了历史最高记录。在这场罕见的啤酒原料争夺大战中,广州麦芽、北京燕京、山东青啤、新疆中粮以及本地的麦芽加工企业等全国10多家企业争相拼杀,终于将今年的啤麦市场炒得炙热烫手。
  奇台啤麦高价的背后,是今年全国啤麦的热销,其中有着多重背景:
  ——进口啤麦锐减,价格暴涨。目前,我国的啤麦一半以上要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进口,其中对澳大利亚的依赖性最大。由于国产啤麦的质量和产量都不能与进口麦抗衡,所以,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麦进口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话语权,进口麦尤其是澳大利亚啤麦始终制约着我国的啤麦市场。2006至2007年度,加拿大大麦对我国的出口较上一年度没有大的增加,而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大麦生产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澳大利亚受干旱影响,产量锐减,从上年度的990万吨减少到了今年的370万吨,直接导致了我国进口量的严重不足和价格的猛增。业内人士预计,澳大利亚今年出口到我国的啤麦可能将急剧减少75%。与货源的紧张相适应,澳麦价格已涨到了现在的每吨435美元,较今年1月增长了50%。进口的严重不足,使许多啤酒生产企业把目光瞄向了国内,这又导致了国麦的紧张。
  ——国内需求增加,而供应增幅缓慢。历史上,我国啤麦价格虽然有过几次大的起伏,但从总的情况看,仍然较为平稳,吨价在900元至1300元之间徘徊,属于偏低水平。由于栽培技术和品种跟不上,也使得我国啤麦种植单产较低,直接影响了啤麦种植效益。同时,由于啤麦的生长特点,在我国适宜种植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的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其他地方虽也有种植,但面积较小,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啤麦总量的增长。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啤酒的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随着国外企业对我国啤酒企业的并购与参股,我国啤酒业正朝着快速方向发展,对啤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原料的供应却十分有限,其增幅远远低于啤酒生产的增长速度。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农学院教授白普一透露:“2006年,中国啤酒大麦总面积达980万亩,较2005年增加约100万亩,总产量为280万吨,因质量及其他原因,有一部分啤酒大麦转为饲料使用,用于制麦的国产啤酒大麦约为220至230万吨。”“2007年,我国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小幅突破1000万亩。”以此推算,今年我国啤麦总产应该不会超过250万吨,而需求却早已突破了400万吨。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字,今年1月至5月我国啤麦进口只有49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有可能低于100万吨,原料的严重不足已成事实。原料的安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啤酒企业发展的瓶颈。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如果不采取必要手段,啤麦的供求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农副产品的普遍涨价,对啤麦具有拉动作用。今年除个别农副产品外,其价格涨幅普遍在15%至30%之间。受农资、机耕、水电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农民的种植成本也在增加。这些都使得农民在出售啤麦时容易进行价格攀比,惜售心理更加严重。加之厂家的竞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啤麦成了皇帝的女儿,价格的陡然增长应在意料之中。从今年啤麦价格看,在奇台地区啤麦种植由于成本较低,且单产可观,所以亩效益在400元左右,而全国的平均亩效益大约只有350元左右,从这个角度上讲,今年啤麦价格虽然较往年要高出许多,但仍然在正常范围。
     这种高价热销中的啤麦到底还能走多远?啤酒生产商又将如何应对原料涨价带来的竞争呢?
     啤麦在啤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生产成本中占到30%—40%,原料的涨价对啤酒酿造业必然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对此生产商应该早有准备。
     国内啤酒业在并购大战中将有能力承受啤麦的涨价,这将使啤麦在高价位上运行还会持续下去。啤酒酿造本来就是一个微利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在新的一轮原料涨价中,我国啤酒业正面临新的洗牌,那些年生产能力在5万千升以下、经营规模管理层次低的啤酒生产企业,正面临一场生死抉择。要么自主扩张,要么被并购靠上大船,很难再有别的选择。华润雪花啤酒市场部总经理侯孝海认为,中国啤酒业收购将出现两极分化形势,小型企业生存会更加艰难。
  实际上,国外企业入侵的兼并大战已经在近几年中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美国AB并购106岁的哈啤、比利时英博集团入主雪津、日本麒麟收购杭州千岛湖,去年,已有150多年发展历史,在啤酒业中排名世界前五强的丹麦嘉士伯完成了对新疆新啤和乌啤的并购。只有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等国内个别几家啤酒生产巨头,依靠自主扩张在市场上有了立足之地。
  目前,国内啤酒生产商的利润与国际上相差5倍,啤酒酿造业的整合将会使管理进一步精细化,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消化原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因素,会大大缩短我国与国外啤酒业的差距,从而加速国内啤酒业的发展,这反过来也为啤麦涨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