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正文
打造北方酱酒文化新IP,河北磁州酒业第五届蒸粮封坛文化节盛大启幕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3-10-26 17:10 作者:李玉友

10月23日,一场主题为 “万里白酒江山”的第五届蒸粮封坛文化节在河北邯郸磁州酒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当天,众多领导、嘉宾、经销商、消费者、网红达人莅临磁州酒庄,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白酒文化盛宴。

本次文化节旨在以“传承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为核心,凸显“万里白酒江山”的主题,进一步抬升中国白酒的优势和地位,助推中国白酒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传统酒礼中,封坛被奉为最崇高的一个礼节。封坛,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酒文化的弘扬光大。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封坛仪式,也早已从最初的白酒祭祀,演进为凝聚中华民族人文情怀的酒文化传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磁州酒蒸粮封坛文化节已举办了五届,对于磁州酒而言,连续升级迭代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是其升级品牌表达、借助文化占领核心群体心智的创新之举。一方面,磁州酒通过节日搭建起与消费者的固定沟通方式,影响更多的合作伙伴及消费者;另一方面,磁州酒通过双向互动带领用户不断拓宽思维边界,是企业品牌自信、文化自信和品质自信的体现。

从首届封坛文化节举办至今,磁州酒业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致力于以“沉浸式体验”创新,持续增进消费者对于中国白酒、中国白酒工业遗产价值的了解。与此同时,磁州酒业也借助蒸粮封坛文化节这个契机,在创新中,不断解密自身的品质密码,践行“文化、品质、市场”战略。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磁州酒人循天时、遵古训开始酿制酱香型白酒磁州酒。

磁州酒不仅严守传统酱香工艺,还将古老的祭祀文化和匠心臻酿相结合,以封坛大典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为让大家见证真实的匠心坚守,以此厉行振兴,让中国的酱酒文化飘香四海。

磁州酒酿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酒业不断持续创新中国白酒文化沉浸式体验,围绕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白酒工业遗产传播,将沉浸式体验转化为品牌势能,在文化体验创新中创造新增长,并将其作为与消费者长期沟通的主阵地,活化工业遗产价值,打造地方的文化节日。

磁州酒打造白酒行业新IP“磁州酒蒸粮封坛文化节”,沉浸式体验中国白酒地域文化。嘉宾徜徉在中国白酒文化长廊,恍如穿越时空,对话李白、邂逅李清照、巧遇岳飞······视听嗅味触,五感俱全,让国粉能够在听琴、赏舞、观画、赋诗、品美酒、尝特色美食、体验酿造过程的同时了解磁州酒的品质之美、文化之美。

主舞台巨幅中国白酒江山地图,嘉宾置身其中,感受中国广袤的白酒文化,缓缓袭来,层层递进。

本届封坛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现场还可以品尝地域特色的美食,观赏非遗文化大集,更有好玩的传统酒令游戏,让嘉宾感受到白酒文化节日的氛围,此外,众多网红达人也前来打卡,感受封坛文化,通过自媒体分享他们的见闻。

河北磁州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是国营磁县酒厂,始建于1978年。总投资10.1亿元,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米,总体建筑风格以曹魏建安文化为主,分为原酒生产区,工业旅游观光区,研发区及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设计年产能8000吨,其中中高端白酒3000吨。

磁州酒重视产品质量,采用大曲坤沙工艺,“12987”酿造工艺,在重阳节这一天,蒸粮下砂,开始坤沙酱香酒为期一年的生产周期。通过两次投粮下沙,历经润粮、蒸粮、摊晾、加曲、堆积发酵、入池发酵,经历九次蒸煮循环,八次加曲,从第三次蒸煮开始蒸馏取酒,取得七个轮次酒。这便是坤沙酱酒 “12987”的古法酿造工艺。历经繁复的工艺取得的7个轮次酒按照年份、香型、等级分别储存在陶坛中历经3-5年的老熟,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盘勾,再储存稳定一年,方能成为正宗的坤沙酱香磁州酒。

在赢得市场的同时,磁州酒先后荣获:国家优质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老字号”、 河北省第七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奖项和称号。特别是2017年,53°水墨磁州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中斩获银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已成为磁州酒封坛文化节的核心之一。除此之外,封坛文化节更重要展示的,就是磁州酒对品质的坚守,和对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

编辑:马越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