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酱香不应只有茅台,期待各美其酒的酱香时代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1-08-14 16:13 作者:吴贤国

在去年十月华夏酒报举办的的北方酱酒思想会上,专家们预测未来酱酒将会有40万千升的产能扩张空间以及超千亿的营收增长空间。今年回头再看,无论是酱酒业的产能扩张计划,还是各家企业营收目标规划,都已经证明了这个预言的准确性。

一年之后,酱酒更狂热、市场氛围更好。不光是各个老牌酱酒企业纷纷扩容扩产,朝着1万吨产能、3万吨产能乃至5万吨产能的方向迈进,更吸引了很多业外资本的介入,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未来将在酱酒领域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华夏酒报》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酒行业媒体,我们本着对行业负责任的态度,乐见酱酒业的繁荣,更乐见一个多元化的、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产业的形成,也期待大家在狂热之下冷静、理性地思考问题,合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酱酒是产业概念、品类概念,不是单一的地域概念

华夏酒报总编辑吴贤国

站在媒体的角度,我们发现酱酒的发展趋势特别明显。无论是对经销商还是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几乎“无酱不欢”。从南到北,酱酒业几乎成为行业唯一焦点,经销商都在急切寻找合适的酱酒产品,有句话说得特别形象:酒业经销商们不是在仁怀,就是在赶往仁怀的路上!

酒业这么引人关注,业内当然会叫好。追根溯源这轮酱酒热,还是由茅台酒引发的。

2016年,茅台酒走出调整期的低谷,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回归。此后茅台酒一路飘红,带动了一度陷入困境的茅台镇上大大小小的酱酒厂家。行业对茅台的敬佩,延伸到对整个酱酒业的追捧。从茅台热到茅台镇热,从仁怀热到赤水河热再到贵州热,从贵州热再到全国热。几年下来,酱酒热席卷南北东西,成为一个泛行业化的独特现象。

但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必须要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酱酒热是产业热、品类热,而非地域热。

因为有很多消费者或者行业外人士,一提酱酒,言必称茅台或者茅台镇。显然,这是一个狭隘的观念。1989年的第五届全国酒评会上,评出了17大名酒,其中有三款酱香型产品,除了贵州茅台,湖南的武陵酒、四川的郎酒都是酱香型酒(其实香型概念原也是没有的)。在部优产品里,山东的云门陈酿和黑龙江的北大仓,则是北方酱酒。我国酱酒国标制定者,既有贵州茅台,也有四川郎酒,还有山东云门。这些都说明酱酒本来只是一个品类概念,和地域没有任何瓜葛,神秘的地域说过于神秘,难以被地域内外遵守和信服。

无论是从酱酒发展的历史还是目前的状况来看,酱酒生产链的发展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贵州茅台镇。从西南到东北,都已经拥有了完整的酱酒产业基地,也有了完整的技术传承和发展体系。

所以,我们不能把酱酒整体和某一个地域关联,不能把它绝对地域化、标签化。我们应该向消费者宣导:不同地域的酱酒,各具特色,一酒一格!

酱酒产业应突出地域与产区特色,各美其酒,美美与共

从去年的北方酱酒思想会,到今年的以“JIANG理性发展进行到底”为主题的酱酒理性发展论坛活动,这些独具特色活动的举办,既代表着我们对高速发展期的酱酒产业的支持,也代表着我们对于酒业多元化概念的态度。

这个态度就是,我们不支持把酱酒与特定地域进行捆绑、关联,但是我们支持每一个酱酒产区,都凸显、塑造出自身的特征与优势。

我们百花齐放的酱酒市场,既有闻名遐迩的茅台镇产区、赤水河产区,也有势不可挡的古蔺产区,新锐崛起的山东产区,冉冉升起的北京产区,渐成气候的河北承德产区,培育中的嫩江湾产区,还有广西产区、福建产区······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山东的云门酱酒已经公开提出了“青州产区”概念,全方位研究云门酱酒的生产环境和微生物菌落,解读生产密码,表达独特风格。

中国白酒的突出特征,一是纯粮固态发酵的工艺技术,二是不同地域产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微生物酿造环境。

不同地域、不同产区,它的水土、气候、微生物繁衍环境都具备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白酒风味的不同,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天然基础。比如,在赤水河畔,不再是茅台一枝独秀,习酒、国台、金沙、民族、糊涂酒业等强势登场;在山东,云门、古贝春、景阳冈、秦池、花冠······都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在北京,华都承天门新锐崛起,全国市场布局有条不紊;在天津,芦台春传承北酱风范;还有东北的北大仓、千山酒业、河北琢酒、广西丹泉、福建福矛······无一不以独特个性在彰显诠释酱香酒的多样性。所以,我们倡导建设各具特色的酱酒产区,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白酒文化,凸显中国白酒的典型性特征。

期待中国酱酒各美其酒、美美与共的时代早日到来!

(本文系华夏酒报总编辑吴贤国在以“JIANG理性发展进行到底”为主题的酱酒理性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