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文化先行,东北白酒破僵局
来源:《华夏酒报》  2019-08-28 14:16 作者:金峰

 

仍处于调整期的国内白酒业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之势。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名酒企改、整合、渠道下沉,势如破竹,区域企业很难抵挡。

没有一线名酒,多为中小型酒企和地方品牌的东北白酒在这几年里生存状态如何?东北酒的人文、历史、资源、生态优势到底在哪里?怎么打开僵局解决问题?

8月20日,带着困惑东北酒人的诸多话题,《华夏酒报》记者走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东北三省重点白酒企业联席会议暨东北酒文化高峰论坛。

不温不火的生存状态

今年3月,由辽宁省白酒工业协会主办的辽宁省白酒行业大会暨《辽宁白酒志》发行仪式在沈阳举行。像这样的以“弘扬辽酒、振兴辽酒、宣传辽酒”为主题的宣扬活动,辽宁每年都要举办很多次。

“把握新机遇、迈步新征程、共创新发展是辽酒振兴的主题和方向,辽酒正向‘文化辽酒’迈进,‘文化辽酒’正在辽沈大地传播。”辽宁白酒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立新表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辽酒取得着可喜的成绩,同时也经历了低迷和调整。面对行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辽酒人不仅要汲取成功经验的营养,还要吸取失败之教训。辽酒将秉承文化致胜的理念,从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角度,全面推进“文化+”创新战略,着力构建基于“文化+”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

同属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呈现白酒产量下降、酒精产量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黑龙江省酒行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完成15.31万千升,同比下降5.59%;啤酒产量185.01万千升,同比增长0.92%;酒精产量144.65万千升,同比增长28.00%。

黑龙江省酒业协会副会长栗岩认为,总体看黑龙江省白酒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老村长酒业升级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为全省树立了样板,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龙江酒业的发展,一定要走出去,博采众长,在向优秀同行学习的同时,提高龙江酒业的影响力。另外,中、小白酒企业要加快调整步伐,提品质、改工艺、增效率,制定团体标准,实现抱团取暖。

东北三省之一的吉林省白酒产量较去年呈微弱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70户,同比减少2户;完成白酒产量92.7万千升,同比增加4.4%,全国排名第14位;完成销售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税金3.97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4.2亿,同比增长7.2%。

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要把握新的机遇,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东北酒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1950年出生的张武举已是古稀之年,他既是国际酿酒大师、著名白酒专家赖高淮的优秀弟子之一,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白酒专家。东北酿酱香酒始终和茅台酒有不小的差距,除受地理位置影响原因外,原料上有那些差异?这是困惑了张武举几十年的难解之谜。

一次在茅台镇帮人卖粮过程中,他找到了答案。

“贵州茅台酿酒原粮颜色粉红,里外一致,坚硬。东北酒用原粮硬度差、粘性好、淀粉高,‘贵州粮’可以生产九轮,‘东北粮’五轮就没了骨力,有粘度没有骨力,第七、八、九轮不出酒。”张武举在联席会上分享说,他改变工艺,搞六轮次发酵,整粒50%,破碎50%。南方根霉占70%以上,北方曲霉占70%以上。根霉不用粮食破碎就能发酵酿酒,而曲霉不能作用在整粒粮食上,需要粉碎。前三轮以破碎出酒为主,后三轮以整粒为主,七、八轮窖底香型,在浓香窖池生产,互补缺欠。

在白山黑土间、辽河衍水畔,不只张武举一人执着钻研酒事,以王贵玉、吴志红、佟金萍、杨玉玲、王志海为代表的辽宁籍工匠大师,以张武举、刘宝贵、段金生、周继红、宋晓庆为代表的吉林籍工匠大师,以栗永清、赵志昌、高军、张玉柱、刘建华为代表的黑龙江籍工匠大师,都是专一事、爱一生、酿好酒的行业楷模,选择着默默打拼、孤独守候,为东北酒做着巨大的贡献。

东北籍专家不但长于酿酒工艺、技术等一线生产,而且也专于研究东北酒背后的历史文化,四川长城川兴酒业总经理孙庆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对民国时期东北烧酒产业有深入研究。

联席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理事长、著名白酒专家栗永清表示,东北三省是中国白酒的重点产区,也是中国白酒生产科研的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东北三省白酒行业、企业、专家为中国白酒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半个世纪来,东北酒人经验总结13项、成果推广5项,对东北酒走出国门,走向全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全国酒企研发白酒新品种有指导意义。东北白酒的科技成果、技术进步创造的辉煌及对全国酒行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东北酒人才济济,科技成果显著,无疑是东北酒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但这远不是全部。

受邀参会的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田卓鹏认为,东北酒有“三一三”文化特征。金代、辽代烧锅文化,满清文化是东北酒文化的三大制高点;东北老名酒文化是其闪光点,粮仓文化、养生文化、风土文化是东北酒的三大特殊之处。

因故未能参加联席会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六人专家业务组’”成员、著名白酒专家王贵玉则认为黑土寒地烧酒最美。

王贵玉表示,对风土人情的自信是东北酒一大美好。经过东北这一年四季70℃大温差的锤炼,作用于发酵存活下来的有益菌群,生命力会更强,生命力强就是健康。另外,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东北人勤劳勇敢、乐观热情、豁达豪爽的性格。“闯关东”闯出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和善的理念,形成了东北人以酒待客、以酒会友、以酒敬天地神灵的淳朴习俗。

如何化优势为发展动能

尽管东北产区白酒产业独具优势,但近些年来不温不火的发展势头,让东北酒人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

“吉林省酒类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发展速度同比下滑,其次是白酒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三是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吉林省酿酒协会秘书长张金玲分析说。

数据显示,吉林省白酒产量2016年同比增长14.2%,2017年同比增长9.2%,2018年同比增长4.4%,连续三年增速下滑。而相对应的,2016年全国产量同比增长21.3%,2017年全国产量同比增长16.5%,2018年全国产量同比增长6.86%。三年来,吉林白酒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发展速度,且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目前,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占办证企业的18%左右。受大环境影响,不少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利润减少,企业产能逐年下降,建设发展资金、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短缺,进而导致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下降严重。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吉林省高端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占据约85%,中低端白酒市场被牛栏山、红星、衡水等品牌白酒占据约45%。

田卓鹏认为,从产能看,东北酒位居全国前列;从品类形象看,东北酒中的大众酒、光瓶酒成绩突出;从市场看,东北本地品牌不强势,对外地品牌不重视。

田卓鹏坦言,东北酒面临着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产区价值没能很好地体现。东北素有“粮仓”之称,没有好故事去讲述,未形成系统传播渠道。其二,品牌价值未体现。东北酒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居多、历史居长的地区,但众多东北酒没有将历史文化塑造成品牌价值。三是高端形象未体现。东北酒高端产品缺失,腰部产品不挺,低端产品利薄。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