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1955~2001:艰难起步,适时谋变
来源:《华夏酒报》  2019-03-06 14:51 作者:吕建铖
2019年3月,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将迎来第100届。从最初的糖业糕点食品供应交流会发展成如今的“天下第一会”“食品行业风向标”和“酒类行业晴雨表”,全国糖酒会已然成为不折不扣、具有强影响力的老字号。


改革开放前,受当时的大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全国糖酒会发展比较缓慢。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全国糖酒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在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困难时期,艰难起步

对于创办于1955年的全国糖酒会而言,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影响着其初期的会议性质。

建国初期,新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随着“一五”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人们对于第三类产品需求与日俱增。

所谓“第三类商品”,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务院对关于食品分级管理办法的规定,即“要在商业体制方面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全国商品应分为三类,食糖和烤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被列为第一类,卷烟、八大名酒、奶粉、肉蛋制食品为第二类,除此之外的商品为第三类。第一类商品由国务院集中安排管理,第二类由国务院确定商品政策,统一平衡安排,第三类实行随行就市的管理办法”。

第三类商品与人民生活有着直接关系,但由于品种繁多,生产企业规模小,原材料来源广泛,不宜于实行计划管理,如酒、奶制品、罐头、糖果、糕点等,便成为商业部门进行调控和补充市场供应的重要商品。糖酒供应会的基础便由此建立,供应会也开始孕育产生。

1955年,由城市服务部组织的全国供应会在北京西苑大旅社(今西苑饭店)召开,这是最早的糖业糕点食品供应交流会,也是以后发展壮大的糖酒会的开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沟通地区间情况、做好交流工作、改善经营管理、减少采购的盲目性、节约费用等。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针对地区间生产和需求情况,进行了大量交流,这对改善工厂经营管理、减少采购的盲目性、节约费用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效果突出,会议形式便被延续下来。

在之后的两年里,商业部又在北京组织了全国糖业糕点专业会议,讨论经营方针,落实供应措施,同时进行小食品的交流。

顺应时代,初具雏形

1958年,商业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糖业烟酒专业计划会议,取代了往年的糖业糕点专业会议,并将烟、酒纳入会议议程,从此糖烟酒这三类重要商品走到一起,为形成完整的糖烟酒系统奠定了基础。从功能角度来讲,“全国糖酒会”正式诞生。

烟酒是高利高税的商品,而食糖又是国家的一类物资,这三种商品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经销额达到70亿元,占同期社会零售额的13.4%。糖烟酒商品管理和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货币回笼及资金积累,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三类商品的交流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过,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短缺是当时经济的基本特点,真正能进入交易范围的商品仍是少数,大多商品仍实行计划管理,此时糖烟酒商品供应会也只是内部交流会,会议本身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行政会议的色彩。

1964年,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糖酒会的北京,被上海“抢走”了糖酒会的举办权。

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三类商品供应会上,首次设立了糖烟酒商品展厅,参展样品3500多种,以便于第三类商品的交流采购。从信息沟通到设展交流,开创了糖酒会交流新思路,同时也形成了全国糖酒会会展形式的雏形。

1965年2月15日至3月4日,全国糖业烟酒公司经理会和供应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糖酒会吸取了以往经理会和供应会同时开,人多、事多,不利于讨论重大问题的教训,采取分段开,先开经理会,讨论针对方针任务,再开供应会,用经理会领导供应会,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这次会议三类商品的成交额达3440万元。

开拓创新,推动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由于糖烟酒商品的特殊性,为保证人民生活需求,保障军需、外事、工矿等特殊行业的基本需要,糖酒会依然延续举行,1966年至1971年,糖酒会先后在洛阳、上海、韶山、太原、天津、武汉等城市召开。

随着生产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开始寻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流。

1972年,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糖业烟酒等三类商品交流会,成为糖酒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次交流会改变了行政会议套开的形式,改为真正独立举办的商品交流会。这一改变使糖酒会打破了地区界限和商品交流的封闭形式,改善了地区间长期以来比较封闭的经济交往方式,这种转变充分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

从1972年的全国糖业烟酒等三类商品交流会开始,由于参会企业及产品的增多,为了便于交流,企业自身具备了展示产品的要求,从最初的只展示少数新产品发展到后来全面展示企业产品,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展示会场,展示活动是分散的。

从1975年开始,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工作,对经历近十年动乱破坏而处于严重混乱状态的国民经济进行整顿,这一深刻的变化在全国糖酒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1978年,在河北邢台召开的第24届糖酒会上,成交额突破了2.66亿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改革开放,为全国糖酒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不断改革,迈向国际

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国糖烟酒食品工业也迅速崛起,这使得第三类商品日渐丰富、品种繁多,大量第三类商品工业企业强烈希望在全国范围进行商业交流。

1984年,烟草正式从商业分出去后,糖酒会的名称相应变为全国糖酒三类商品交流会,并且从这一年开始,全国糖酒会首次由一年一办改为每年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举行,在当年秋季的安阳糖酒会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流通,正式确立了糖酒会开放式的组织办会原则,参加企业也不仅有商业企业、国有企业,还出现了工业企业及集体和乡镇企业,商品的交易价格也完全放开,由交易的双方自己协商确定。

在安阳糖酒会上,参会人数达到15900人,成交额高达1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邯郸会议增加了8200人,成交额增长了近一倍。

1990年的创新改革是糖酒会发展历程上重要的一步。

1990年在石家庄举行的春季全国糖酒会推出“集中布展,集中交易”的改革举措,使糖酒会向着规范化、现代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年的秋季全国糖酒会再次来到郑州,正式更名为“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时任商业部副部长的白美清曾在参加1990年秋季糖酒会开幕式上表示,“交易会开得很好,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形式可以代替,所以还要开下去。”

1992年秋季全国糖酒会,率先推行“集中布展、统一管理”,改变沿街门店布摊点的交易方式;

1994年春季全国糖酒会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1994、1995年(第50~53届会)进口酒通过糖酒会大举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1996年,第54届全国糖酒会,成都最早在境外开展糖酒会宣传;

1999年第60届全国糖酒会,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整理了糖酒会历史资料,编辑、印制了大型画册《走向辉煌》。本届糖酒会蓝剑集团用20多万个蓝色的气球发布了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场面广告……

为迎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全国糖酒会不断创新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不少进口酒通过糖酒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糖酒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