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国家名酒周刊 > 正文
反哺农业,“扶贫车间”开进了兴文乡村
来源:《国家名酒周刊》  2018-08-30 10:30 作者:杨孟涵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新阳村活动中心二楼不大的空间内,却有一个正全力开动的“生产车间”,30多台缝纫机排列整齐,来自本村、邻村的30多名女工,操作着缝纫机在无纺布原料上密密地轧出一道道线,标有五粮液印记的包装袋渐次成型。

这个启用一年多的生产场所,是五粮液公司在兴文县援建的17个“扶贫车间”之一。通过合理的产业转移计划,在大量吸纳本地劳动力之后,这些散布在各村的小型车间,已经成为五粮液“产业化扶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村民们就近就业、脱贫创收的希望所在。

在家门口就业

丈夫在外“找钱”,妻子则留守家中。除了要照顾老人、小孩,以及琐碎的家务活之外,农村妇女们普遍成为了“剩余劳动力”,但她们“找钱”来补贴家用、摆脱贫困的心理和男人们一样强烈。

新阳村位于兴文县城西北约20公里处,村庄位于丘陵地带,土地资源稀少,水稻田多依着地形、见缝插针开垦而来。当地村干部说,先天地理与资源条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这个总共拥有2800余人的村庄,有多达125户、共计468人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与此同时,全村有500多名留守妇女因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成为“剩余劳动力”。

“如果和丈夫一起去打工,就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留在当地,又没有什么找钱的路子。”新阳村干部说,若能够解决留守妇女的工作问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2017年,五粮液公司援建的“扶贫车间”正式立项,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新阳村获得一条生产线,总计45台缝纫机设备。当年7月12日,新阳村车间正式开业,同年9月正常运行承接订单,初期共吸纳员工20余人,其中贫困户8人。

2017年8月,《华夏酒报》记者实地探访该村扶贫车间,大约30名女工正在紧张工作之中。

16岁的李蓉蓉正在操作着缝纫机。她利用暑期与妈妈一起到车间工作,为下一个学期多赚些生活费。

47岁的村民廖先玉,新阳村11组原来的贫困户,如今也在车间务工,已经脱贫。她的四个儿子都在读书,经济压力很大——大儿子在西藏大学读书,二儿子在宜宾市三中读高中,双胞胎儿子在读小学。丈夫远赴西藏做装修生意,她在家照看两个小儿子。

“一个月能赚1500~1600元。”廖先玉说,这样可以增加一点儿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同样是本村村民的工友刘燕,也要照顾在家的老人和小孩。不过,她能有更多的上工时间,收入也就更多一些——每月大约有1800元~2000元。她的想法很简单:在家门口务工,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找点零花钱!

生产线进村

不同于输血式扶贫,五粮液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有效的产业转移,将集团旗下部分子公司的生产订单,交予经过扶持与专业化培训的村办企业,让车间“入村”,在有效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集团订单顺利生产的情况下,实现了“造血式扶贫”,成为产业化、市场化扶贫的一个典型案例。

2017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当天,五粮液公司确定对兴文县捐款100万元用于兴文扶贫车间建设;引进五粮液圣山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兴圣制衣落户兴文工业园区,解决了200人的就业问题。

五粮液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牵线搭桥,成功引进入了3家企业在兴文贫困村建立扶贫车间17个。针对兴文留守妇女多的现状,五粮液公司先后捐赠了300台缝纫设备,重点发展制衣、家纺,吸纳留守妇女,以就地就业的形式,促进扶贫工作。

新阳村的扶贫车间营运一年有余,先后接受了服装、家纺等不同订单。其中,承接快鱼棉服7800余件,五粮液工装800余件,五粮液家纺口袋30万个,实现总经济效益16.49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8万元。

在工人收入方面,2017年7月至10月,新阳村扶贫车间以保底工资的方式给予员工发放工资待遇,平均工资1600元,至11月份开始以实际生产订单计件发放工资,目前工人月平均工资1000元~2000元。

新阳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缝纫扶贫车间的建设,可以将我村及临近村的剩余劳动力合理利用,将农村劳动力人口转化为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它的建设符合我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也将有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企业+贫困村+车间+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为兴文县扶贫事业带来了新变化——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推动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为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在这种扶贫模式下,由“村资公司”聘任技术能手、邀请企业指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参与就业的当地村民进行技术培训。2017年,兴文县已投入资金11.67万元,并成功举办为期20天的全脱产技能技艺培训“扶贫专班”,完成培训108人,其中贫困户68人。

扶贫车间通过对接企业、承接订单、组织生产,提取收益分成作为管理人员劳务费和车间运行发展经费,车间得到不断壮大。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务工,按照“底薪+计件”的计薪模式,获得务工收入,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