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得天地馈赠,酿河西美酒
来源:《华夏酒报》  2018-11-21 17:01 作者:卢柯
2000多年前,大汉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也开启了河西走廊葡萄种植和酿造的新纪元,并由此渐入中原,走向全国。千百年来,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西方葡萄酒文明交汇贯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不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与辉煌。

如今,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优质葡萄酒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特有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在国内外激烈的葡萄酒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走进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熟悉葡萄酒生产企业,品味葡萄酒产品,感受葡萄酒文化,特在《华夏酒报》葡萄酒杂志开设《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系列报道》栏目,以飨读者。

2000多年前,大汉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也开启了河西走廊葡萄种植和酿造的新纪元,并由此渐入中原,走向全国。千百年来,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西方葡萄酒文明交汇贯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不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与辉煌。

如今,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优质葡萄酒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特有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在国内外激烈的葡萄酒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走进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熟悉葡萄酒生产企业,品味葡萄酒产品,感受葡萄酒文化,特在《华夏酒报》葡萄酒杂志开设《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系列报道》栏目,以飨读者。

得天地馈赠,酿河西美酒乘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以葡萄酒为载体,融合酿酒葡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历来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商贾络绎不绝,文明璀璨交融,千百年来,河西走廊见证着人类的生生不息,诠释着万千国人的精神图腾。如今的河西走廊,没有了往昔的漫天沧桑,没有了战马的哀伤嘶鸣,取而代之的是葡萄园的鲜翠欲滴,漫漫长廊上的醉人醇香。

甘肃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度到40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

光照: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映很敏感。河西走廊的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葡萄穗大粒大,着色非常好,葡萄酒香气浓郁。

温度:葡萄是喜温作物,对热量要求很高。河西走廊的有效积温高(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5℃以上),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

降水:河西走廊的气候非常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依靠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和地下井水灌溉,进一步保证了葡萄品质。此外,干燥的气候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榨汁这一工艺要求提供了保障。

土地:河西走廊的葡萄产区都处在沙漠沿线的戈壁荒漠区,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该地区可供开发种植的沙荒地和戈壁滩很多,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只有得天独厚的好土地、好气候,才能酿造出让人惊艳、爱不释手的葡萄酒。

自1983年起,河西走廊一带的黄羊河农场葡萄基地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酿造葡萄美酒,截至2016年底,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1.01万亩,酿酒葡萄挂果面积达到10.16万亩,葡萄酒产能达到17.88万千升,已经形成了以武威为龙头,张掖、嘉峪关、敦煌为链接的产业基地,培育了莫高、紫轩、威龙、祁连、国风、皇台、腾霖紫玉、石羊河、敦煌阳光、敦煌莫高窟、三十八度酒庄、夏博岚、香酩等19家葡萄酒重点生产企业。

一颗葡萄,默默耕耘,贪婪地汲取着阳光和水分,只为呈献给人们大自然的真情馈赠。河西走廊的葡萄酒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登上了人们的餐桌,征服了人们日渐挑剔的味蕾,更是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誉。

1999年参加全国第五届葡萄科学讨论大会的33名高级专家一致认为:以武威地区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属我国酿造葡萄发展的最佳产区之一,是有机绿色食品理想的种植地区之一。

2010年9月,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智利和新西兰等7个国家11位从事葡萄酒育种、栽培、加工的专家,在对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酿酒葡萄基地、葡萄酒厂进行考察后,也一致认为:甘肃河西走廊是生产高档葡萄酒的理想产区之一,是生产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区之一。

世界著名酒评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肯尼斯·富森曾这样形容:“在中国,如果是一枚理性的葡萄,由它来选择自己生长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首选是甘肃的河西走廊。”更是有专家总结说,中国的高端葡萄酒要看西北,而西北的高端葡萄酒要看河西走廊。

绝美的天赐禀赋,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完善了组织机构,全力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第111号公告宣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对河西走廊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涉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市及所属14个县市区116个乡镇和农林场,面积约100万亩。

2012年10月,武威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惟一“中国葡萄酒城”称号。

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第15号令发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列为甘肃新增鼓励类产业的首位。

2016年9月29日,甘肃省葡萄酒发展领导小组印发进一步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到“十三五末”,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在全国市场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建设完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武成中国葡萄酒城,建成集葡萄酒文化展示、科研开发、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酒庄、酒堡、酒窖30个,创建5个葡萄酒中国驰名商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控制监测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营销网络体系,形成完善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产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河西走廊的葡萄酒产品也屡次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获得桂冠,更有产品走出了国门,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赞誉多多。然而,放眼整个国内国际葡萄酒大市场,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形式很是严峻,产区品牌知名度还亟待提高,基地建设、品种特色、产品优势还亟需加强;受甘肃地理环境限制,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规模还未形成,与毗邻的新疆、宁夏产区精品酒庄的建设规模和力度相比,差距显著。

甘肃河西走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有着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要想始终适应消费者的挑剔味蕾,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要做的是严格把控质量关,夯实最关键的种植环节,切实走产品差异化路线,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丰富品牌营销手段,加深对外合作交流,进而高端引领,争取做大做强。乘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以葡萄酒为载体,融合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营销、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深度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河西走廊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提升产品认知度,一手产区化,一手国际化,相信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瞩目的明天。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