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国家名酒周刊 > 正文
花开一阵,酒香一生
来源:《国家名酒周刊》  2017-12-12 10:29 作者:李冰玉

2017年就要过去,这一年陪伴最好的朋友醉过几次,前半生又有哪些事情足以挂怀。全世界都有过节的习俗,每一个节日都会让生活充满层次感。每个节日都要饮酒,诗人冯唐说,因为喝了酒,可以有难得的放纵,可以上天摘星,下海揽月。在这有味无味的日月中,只愿你我间或有酒得进。有酒可以畅饮,有故事可以一起谱写。

这一年,关于酒有太多的故事。6月,五粮液带着她的粉丝赴海外远航。中秋节,五粮液推出了让生活更和美的理念,这是五粮液陪我们度过的又一个中秋节……

身正为师,美酒可期

如今的白酒除了文化诉求和情感属性外,似乎已经具备了部分硬通货的属性。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孙叶田笑着告诉我,从工作的第三年开始,每年都会存一瓶五粮液,从第五年开始,每年则开始存一箱。一方面,因为白酒有足够的升值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童年时候,模糊的那三个字。

孙叶田说,小的时候就对酒有了懵懂的兴趣,家中长辈并不允许饮酒。于是,他记忆中的每一个节日里,席间都有一瓶酒,看不懂文字的他觉得酒是神秘的,变幻莫测的美好事物,听闻过各种品牌,停在记忆中的只有“五粮液”三个字。从此,五粮液就成了酒的代名词。18岁的时候,孙叶田喝到了第一口酒,恰巧就是五粮液。用他的话说就是,爱上五粮液是命中注定的事情,逃得过童年的印象,逃不过一个男人的成年礼。后来,孙叶田离开了挚爱的央视纪录片频道,到学校当老师,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书架间不同年份的五粮液。偶有学生问起,他就拿出书架正中间的“交杯”牌五粮液,说起鼓型瓶,讲讲五粮液包装里的美学。

我问他,这算不算为五粮液免费打的广告?孙叶田笑了起来:“说起来算是卖个‘安利’吧,其实我这样的粉丝应该叫作‘自来水’。现在学校里已经有了葡萄酒社团,我曾做过很多年纪录片,我希望白酒文化可以被我们的下一代知晓,因为白酒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放弃老祖宗留下的白酒,学习葡萄酒文化并不完全可取。我鼓励学生探索多元的文化领域,但最终仍要坚守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孙叶田曾带着中国白酒去过很多国家,他从国内带去几瓶酒,到国外的胶囊旅馆跟外国人分享中国白酒,拍下他们喝酒时的每一个瞬间。对此,孙叶田直言,现在素材还不够,未来他希望把这些素材做成短片,让更多人看到。

春日游,五粮美酒话从头

今年年中,满载着五粮液核心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邮轮驶出了中国,远赴日本,这是五粮液与消费者的一次大团圆。也是这样一次活动,让很多人看到了五粮液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时光赋予这个老品牌的底蕴。

对于很多五粮液的老消费来说,人生第一次喝五粮液要追溯到几十年前。五粮液的老消费者仲磊告诉我:“我第一次喝五粮液还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的五粮液才5块钱,可以说我是和五粮液一起成长的。”

在仲磊看来,五粮液从5块钱到如今的千元,这期间的成长不仅仅在价格上,还有生命力和文化内涵。仲磊说:“我很感谢五粮液,也感谢喜欢了五粮液这么多年的自己。”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携手五粮,幸福启航”邮轮之旅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方面走出国门去看看,另一方面也看看“世界的五粮液”。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生杨乔伊则用五粮液三个字讲述了一段关于乡愁的故事。刚刚到堪培拉的她被繁重的学业包围,不适应语言环境,又要勤工俭学,几乎成为她当时遇到的最大难关。杨乔伊说,在中国餐厅打工时最难的就是要站上一整天,而中国餐厅素来以服务好见长,从不驱赶客人。2015年的冬天,站了10个小时的杨乔伊接近崩溃,她服务的客人偷偷倒了一杯桌上的五粮液,让她躲到柜台后面喝。就是这一杯五粮液让她忘记了一天的疲惫和心酸。两年后,杨乔伊回忆起这一幕,只说,第一次喝到五粮液仿佛看到远在万里的故乡。2016年,结束假期回到堪培拉的杨乔伊,行李中放了一瓶五粮液的品鉴小酒。她说,酒未必要喝,但五粮液带给她曾经的震撼,支撑着她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想起来就有力量。

对于很多游子来说,乡愁是故乡的美酒,微醺后,与祖国相逢在酒香中。对于很多资深的五粮液粉丝而言,与世界相逢在中国白酒浓郁的历史中。慢慢地,白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她带来了坚守、传承、文化等更多情感。她带来了一个个故事,留给后人慢慢写下去。

(作者系《华夏酒报》记者)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