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由宜宾学院主办,中国酒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承办,宜宾市经信委、宜宾市酒促局、宜宾市文广局协办,四川理工学院、《华夏酒报》作为支持单位的“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论坛”在四川宜宾举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蔡竟,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学焦,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平,宜宾学院党委书记屈川,《华夏酒报》总编辑、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韩文友等近400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据悉,本次活动作为“2016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学术论坛,就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白酒国际化还需文化传播先行
近年来,关于白酒国际化的传播不绝于耳,白酒走出国门长路漫漫,困难重重。本次酒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在“中国酒都”宜宾举行,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如今白酒行业还未完全走出调整期,而白酒国际化又是一个需要长期布局并为之努力的工程,这就要求酒文化率先走出去。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屈川指出:“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推动酒文化的传播和模式创新。”据介绍,很多白酒相关研究机构落户四川,五粮液等知名酒厂为白酒相关研究提供了足够的事实依据。事实上,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必然趋势,而白酒作为文化载体,白酒文化必然成为中国文化的前沿哨兵,是顺应发展趋势的。白酒文化先行旨在为国外白酒消费提供理论依据和消费引导,因此,只有中国酒文化率先走出去才能实现白酒国际化。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蔡竟看来,中国酒产业区划发展是必然趋势。相比于中国,国外的酒业更注重产区的文化内涵、环境保护、工艺传承的保护,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酒文化是重要的表达,在与美食、博物馆、酒厂文化相结合方面都有所欠缺,存在着没有宣传依据的现象。
因而,在酒文化国际传播的问题上,应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为传播提供理论依据,讲述中国白酒的故事、产区的故事和酒厂的故事。建立完善的酒文化,让西方消费者接受中国的生活方式,白酒的国际化之路才能真正成为可能。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学焦,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平指出,要让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
酒文化的国际传播需切合实际
酒文化的国际化不仅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白酒企业在还未完全走出调整期的迫切需要。如何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传播好中国酒文化,是本次论坛重点探讨的话题。
从2015年开始,中国白酒开始在布鲁塞尔烈酒大赛等比赛上崭露头角,五粮液等企业也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开展了相关活动,成为白酒国际化之路的先行军。《华夏酒报》总编辑、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韩文友认为:“中国白酒国际化和国际传播是当下行业发展的重要话题,中国白酒逐渐走出国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这样的环境下,酒文化传播要做到两点:一是掌握更多的酒类知识,加强白酒工艺及酒文化的深入研究,为国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了解西方酒文化,做到知己知彼;二是掌握多种语言,包括书面资料、语言类人才培养,为国际传播做好准备。《华夏酒报》将与国外相关媒体组成世界媒体联盟,利用多种渠道把中国的酒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还需要注意国外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与我国的差异,改良白酒文化以适应国外消费者,从而使中国的酒文化慢慢渗透,最终在国外主流市场站稳脚跟。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含蓄,饮酒过程则表现豪放,西方人正好相反。要让西方人接受中国酒文化就需要改革和创新,发现差异性,丰富我们自己对文化的感知和认知。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的喜好成为决定购买的主要原因,产品研发和传播推广方向应向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爱好靠拢。“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创建人、《中国酒文献专书集成和中国酒文献篇卷集成》主编李修余认为:“在白酒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中,困而思辨,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国内市场份额被外来酒种侵蚀,背后的原因值得反思:首先,文化输出作为国家战略,白酒没有乘上这股东风;其次,我国白酒企业在传播与营销的理念上不够先进;最后,如今已经是消费者价值取向的时代,白酒发展的牵引力和潜力应该基于引领社会潮流。”
在生活方式引导上,西方国家表现可圈可点,仍需向欧美等国家学习。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重庆大学教授陈镛就“意大利酒文化”进行了演讲,她说,葡萄酒文化历史悠久,意大利是最早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从其艺术作品中也可体会葡萄酒文化。意大利酒庄极具特色,着力于葡萄酒品牌的塑造,中国亦可借鉴其葡萄酒文化。
除意大利之外,法国等酒类强国在传播上都有可以借鉴之处。宜宾学院教授、中国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郭五林表示:“波尔多很多酒庄前店后厂,周围是果园,地下是石洞将酒庄分隔,同时实行分级制度,创建名庄。宜宾酒企也可以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注重白酒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
中国酒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不仅需要科研院所、名酒企业、相关媒体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向西方酒类强国学习,挖掘中国酒文化,进而创新,渗透西方主流市场。让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成为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白酒在国际酒种的重重围困下有所突破。
观点
蔡竟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中国酒产业区划发展是必然趋势。相比于中国,国外的酒业更注重产区的文化内涵、环境保护、工艺传承的保护,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酒文化是重要的表达,在与美食、博物馆、酒厂文化相结合方面都有所欠缺,存在着没有宣传依据的现象。
屈川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推动酒文化的传播和模式创新。
韩文友
《华夏酒报》总编辑、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
《华夏酒报》将与国外相关媒体组成世界媒体联盟,利用多种渠道把中国的酒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