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揭秘2016厦门酒市》系列报道之三:四大酒类在挑战中前行
来源:《华夏酒报》  2017-04-27 11:50 作者:吴勇毅

葡萄酒:进口品牌继续大增,国产品牌调整中转型

2015年厦门成为自由贸易区后,与啤酒一样,国产葡萄酒市场所受的冲击更大。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使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探,经营进口葡萄酒商家日益增多,价格日益亲民,对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的挤压明显。

因此,2016年厦门葡萄酒市场亦是冷热不一,一边是进口葡萄酒继续持续以两位数增长,一边是国产品牌顶风前行,在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

张裕前三季度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2.10%,净利润8.25亿元,同比下降6.58%,预计2016全年净利同比下降7%;威龙2015年濒临亏损边缘,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4.77%,净利润也仅有2千多万,预计2016年全年勉强微幅盈利;长城葡萄酒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85亿港元,同比微跌0.9%,净利润为1.11亿港元,同比增长7.7%;中葡股份前三季度营收1.96亿元,同比下降1.64%,亏损0.70亿元;莫高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14.8%,净利润0.22亿元 同比下降8.77%;通葡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32.55%,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44.71%;等等。这些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2016年报业绩虽尚未正式出炉,但整体而言仍将延续前三季报的前景,不容乐观。

主营张裕的厦门荣华盛相关负责人对国产葡萄酒销售持续下降表示担忧,认为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冲击太大了,必须采取相关保护措施;而在行业整体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希望张裕、长城等国产品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强化骨干经销商体系建设,继续加强酒庄酒、解百纳等高档产品销售,以对抗进口葡萄酒。

2016年,以张裕、长城、威龙、王朝为首的一线国产系列品牌占据厦门35%的消费市场份额,大概降了2.5%,香格里拉藏秘、云南红、丰收、龙徽、乐事、传奇等十多个一二线品牌则拥有22.3%的厦门市场,约降了2.6%,其它为不同中小品牌所占有,主要是贴牌、傍名牌的小葡萄酒品牌或山葡萄酒,份额不到7%,而进口葡萄酒市占率约为37%,大约提高了3.5%左右,比其它城市高。

据厦门海关不完全统计,2016年厦门口岸累积进口葡萄酒3.2155万千升,同比增长17.8%,增幅放缓,而2015年的增幅高达46%。

数据显示,欧盟是厦门口岸最大的葡萄酒进口来源地,占同期厦门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71.5%,其中,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主要来源地。此外,智利和澳大利亚也是重要来源地,位居第二、第三。去年建发酒业全国葡萄酒进口第一,年进口量达2500条柜,建发玛茜单品爆款典型,去年全国销售额达4000万。港发集团去年进口葡萄酒也是飙涨,在福建民营企业进口第一,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为什么只有四五百万人口、区域面积狭小的厦门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会做得这么红,领军全国?以厦门为代表的福建进口酒军团在中国开疆拓土,为何能屡获得全国肯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厦门澳新世界总经理黄立明所说的,厦门酒业进口军团就“像闽南的女孩子,纯洁善良”,厦门在全国行业内依旧纯洁度很高,赢得海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高度信任。

2016年,厦门葡萄酒销售量约在1.7万千升上下,同比增长3~5%左右,其中进口葡萄酒约有0.76万千升,国产葡萄酒约1.01万千升,国产葡萄酒仍占居5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中洋两者之间市场差距已逐年缩小。

烈性酒:进口量再攀新高,白兰地领军,量涨价跌

据厦门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厦门以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高粱酒和其他蒸馏配制酒等为代表的进口洋酒再攀新高。其中,白兰地进口量最大,占据厦门口岸进口烈酒的72.1%,年进口量同比增长3.7倍,成为2016年厦门口岸增幅最大的酒种。而受益于白兰地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使厦门成为全国第三大白兰地进口口岸,进口量占全国的8%;同时也带动了进口洋酒的整体增长,让厦门口岸跃升为全国第六大烈酒进口口岸。

2016年厦门口岸进口烈酒均价为7.32美元/升,低于2015年进口均价10.2美元/升,也低于全国均价12.8美元/升,原因在于:

一是厦门口岸进口烈酒种类发生结构性改变。2015年台湾高粱酒是口岸进口量最大的酒种,占总进口量的44.3%;白兰地排第二占34.3%;排第三的威士忌占20.4%。2016年高粱酒和威士忌的进口量均出现下滑,高粱酒进口量下滑14.3%,威士忌进口量下滑31.7%,上述两类酒种进口均价均在10美元/升左右,使进口洋酒的均价下滑;

二是口岸白兰地进口量大幅增长,受市场高酒精度数进口酒消费需求量增长的影响,小品牌白兰地仅约5.4美元/升的报关均价,深受市场青睐,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当前,厦门市面上的洋酒以40度以上的烈性酒居多,马爹利、人头马、轩尼诗的销量排名位居前列。在经历过去几年在华30%以上高增长后,近两三年来因国内政策原因,洋烈酒销售也陷入了低迷。近年,随着洋酒巨头在中国的策略调整,2016年以来国内市场销售显现出一定触底反弹的迹象,尤其是在厦门表现较为明显。人头马君度、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在厦门华销售业绩同比均出现小幅上涨。

综合多方数据,2016年厦门市场烈酒约增长3~4%左右,大概销售了0.35万千升,白兰地增长最为明显。

保健酒、黄酒:实现逆势增长

2016年厦门在其它酒种市场方面,如保健酒(含药酒)、黄酒增长复苏回暖比较快。保健酒大概增长10%以上。

而黄酒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约增长7%。这主要归结于市民健康保值意识日益增长,而适合市场消费需求的中低价格也促使保健酒(含药酒)、黄酒逆生长。

据了解,保健酒(含药酒)、黄酒在厦门销售量一年大概在0.4~0.5万千升左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十三五”实现了开门红。我们国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继续走

在世界前列。我们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经济、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受益于政治经济环境,2016年,国内酒类消费市场整体平稳发展,在变化和挑战中抓住机遇,迎接新曙光。

白酒行业率先“触底反弹”,少数主流品牌和企业回暖明显;国产葡萄酒、啤酒在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蓄势待发;进口酒方面,国内酒类产品的进口总量与总额均继续增长,进口葡萄酒稳健增长,进口啤酒则继续呈较快增长势头。

回顾2016年厦门酒市,在经历3、4年蛰伏期之后,2016年在全国率先出现了复苏增长之势。

2016年,厦门白酒市场历经调整期后,量、价上升、复苏渐显;厦门进口啤酒、洋烈酒市场飙涨引领全国,进口葡萄酒亦继续坚挺;国产啤酒在厦门市场的下行趋势已接近谷底,葡萄酒企业推进大单品战略中渐有起色;而受益于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的需求,2016年厦门保健酒(含药酒)市场出现了可喜的逆增长,黄酒销量也保持一定的快速增长;2016年厦门酒类电商的份额继续扩大,成为愈来愈重要的新渠道。

总之,纵观2016年的厦门酒类市场,在回暖之中蓄力,在挑战中前行。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7年,全国人民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发力。

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当前,我国酒类行业正处于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虽然2016年,复苏已经成为酒业发展的基本面,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仍面临多重困难。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面对多变的经济环境,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面对的重大问题。

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在新常态下,2017年厦门酒类消费市场仍将继续平稳发展,引领全国。只要我们根植百姓,扎根民间,以民为所向,推动行业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春天很快就将来到,我们就能逆境突破,厦门酒类经营者一定能再创辉煌,金鸡报晓,迎来新曙光!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