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从8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此,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韩庆祥从“不忘本质、不忘本来、不忘品格、不忘初衷、不忘来路”进行了阐述。
这五个“不忘”,与五粮液坚守的工艺、质量、创业精神、消费者至上和企业使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此,《华夏酒报》记者走进五粮液“十里酒城”,去探寻这“五个不忘”。
不忘本质,坚守传统工艺不动摇
本质,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于五粮液而言,不忘初心就是坚守传统工艺、坚守五粮酿造的本来面貌、坚守中国白酒工艺中的精华所在。
“中国白酒的本质,就是以粮食为原料的固态发酵酒。”国家酒类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著名白酒专家钟杰表示,这是中国传统白酒有别于诸多洋酒的地方,也是值得中国白酒骄傲、值得中国白酒坚守的地方。
如果说固态发酵技术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典型标签,那么,五粮液则是在坚守固态发酵这一本质的基础上,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千百年来的传统酿造工艺发挥到极致。
五粮液的酿造工艺,继承了中国白酒工艺的精华,有几个方面最为独特、最为宝贵,保证了五粮液能够生产顶级浓香白酒。
第一是多种粮食的混合酿造方式。在宋朝之前,五粮液尚为杂粮酒的时代,就抛弃了单一粮食酿造的方式,采用多粮酿造方式来取代了单粮酿造,并且形成了突破,酒的香味、性质、色泽都非常独到,直到今天,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的五粮液仍然在浓香型白酒之中独树一帜。
第二是著名的“包包曲”,包括“双轮底发酵”。“包包曲”是老酒工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工艺,曲里的发酵条件更好,能吸引到更多的有益处的微生物群,五粮液特别注重微生物群落与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共栖关系,从一开始就被注重。
双轮底发酵,也是五粮液的独到之处。一般曲酒的发酵时间为40~50天,可是五粮液更长,要70天,本身就发酵充分。低温入窖的原料经过漫长的发酵期限,出来的酒基本都是精华。
第三是“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取出的酒糟,采取分层入甑,一层的酒有一层的特点,这样五粮液就能保证所取的酒特征分明,有不同的酒格——多样的风格,才能保证最终的融合。
“量质摘酒、按质并坛”。五粮液的量质摘酒堪称艺术,就是把酒头摘出后,边摘边尝,准确分级。如果不能正确量质摘酒,即使窖内酒丰产了,也不可能丰收。因为浓香型酒的生产周期长、出酒率低,严格执行“优中取优,好中选好”的原则,才使得消费者喝到的每一瓶五粮液的品质都有保证,口味醇正,回味悠久。
最后就是精心勾调酒。事实上,勾调是白酒走向优质酒的必经之路。这种勾调,是用味道、性质、批次不同的好酒,以酒克酒,以酒兑酒,取长补短,各种味道谐调,成为一味好酒,这就是五粮液成名天下的原因之一。从民国开始,五粮液就开始了简单的勾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五粮液为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书写了自己独特的篇章。
不忘本来,艰苦创业与工匠精神
本来,是事物的本源。中国酒业巨头“五粮液”之所以有今天的行业地位和成就,并非凭空得来。
在五粮液看来,从最初到现在,五粮液人都是“不忘初心”,五粮液人的初心是什么?它既是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也是一直以来五粮液人对于“工匠精神”的坚守。
“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二十四字传统作风,是五粮液人信奉的箴言,更是五粮液这个老牌企业一直坚守的传统作风。
从解放初期的手工作坊开始,到改革开放后一路高歌猛进,形成“十里酒城”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五粮液人一直都以发展民族产业为己任,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一代又一代五粮液人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才能积跬步,成千里,造就了中国酒业大王傲视群雄、独步天下的境界与成就。
“不忘本质”既是对于发展民族产业的坚守,也是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坚持。在五粮液人看来,五粮液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地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五粮液独步天下的品质分不开,这种品质一贯的高水准,得益于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2016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一词十分引人瞩目。有酒业人士认为,酒企要在调整之中实现转型升级,进行供给侧改革,正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传统匠人、酿酒师身上那种承袭了千百年的严谨、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典型的“工匠精神”。
从五粮液的发展史看,“工匠精神”在五粮液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成就了五粮液酒业龙头的行业地位。百年来,五粮液人的“工匠精神”,既体现于对于酿造原料、酿造工艺程序的一丝不苟,也体现于五粮液人酿造技术的不断升级、精益求精。
“利川永烧坊”大掌柜邓子均改进 “陈氏秘方”,就是五粮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工匠精神的一次集中体现。邓子均从宇宙的金、木、水、火、土文明密码和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找到了高粱、大米、糯米、荞麦、玉米等五粮的调配方,并传之后人。
酿酒大师范玉平创造出缓冲、烘托、平衡的五粮液勾兑技术,这被称为“范氏勾兑”的独创技术为五粮液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五粮液成立了“五粮液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攻关小组,通过运用数字模型把人工勾兑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创造了我国白酒勾兑史上独一无二的人工勾兑和微机勾兑有机结合的“勾兑双绝”奇迹。
在五粮液的发展历程之中,这种对于工艺精益求精的案例不胜枚举,正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才让五粮液的品质永葆上乘。
不忘品格,坚持质量第一
品格,是由“本质”“本来”决定的内在品质。对于五粮液而言,不忘品格,就是坚持质量第一,为消费者而生而长。正是通过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和不懈的品质追求,五粮液才能在改革调整下的白酒行业中不断前进。
一直以来,质量都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品质与品格决定企业的未来。五粮液始终将品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从酿造工艺上,还是质量管理理念上,五粮液都严格把关。可以说,对于品质的坚守是五粮液长久以来能够不负盛名的重要原因。
五粮液一直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质量观,树立全员“大质量观”思想。为保证产品质量,五粮液提出了“预防、把关、报告”的“三并重”,以及由“42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8个关键过程和76个专检点的质量管理思想;同时,公司实行自检、跟踪与专检相结合,切实做到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确保了五粮液产品质量,这也成为五粮液产品国际化的通行证。
近年来,五粮液更是投入巨资,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
目前,公司共有各种规格的色谱仪30余台。其中,美国色谱——质谱联用仪、5890型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的设备构成的高水准质量检测体系,对出产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批次的五粮液及其系列酒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检测。
正是因为五粮液有这样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一系列的质量安全措施,才保证了五粮液在历次抽检中的高合格率,做到了“没有一瓶不合格产品出厂”。
自1915年以来,五粮液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先后三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最高荣誉。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说明了五粮液受到专业认可,受到消费市场认可,更说明了五粮液对于品质、品格的坚守。
独特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造就了五粮液快速发展的奇迹,充分保证了每瓶五粮液系列酒都让消费者喝着放心。
五粮液以国际标准酿造中国白酒,这不仅仅是五粮液在国内市场遥遥领先的重要保障,更是五粮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不忘初衷,消费者至上
初衷,是事业的“出发点”。对于五粮液而言,“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理念已经说明了一切。五粮液不仅要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更要着眼消费者,以消费者为导向,为他们奉献最有价值、最有品质的美酒。
五粮液始终坚持酿造老百姓喝得起的美酒,用品质赢取市场,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作为坚持不变的价值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五粮液通过不断创新,生产出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酒品。
自2013年开始,酒业遭遇消费波动,面对市场变化,在“做精做细龙头产品,做强做大腰部产品,做稳做实低价位产品”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五粮液于2013年4月推出塔基产品“绵柔尖庄”。“绵柔尖庄”突破公司原有尖庄品牌,全面创新口感,迎合消费者健康时尚的饮酒观念。不仅如此,还于今年推出了加红牛、咖啡、可乐、脉动的新饮法。
2013年7月,腰部产品五粮特曲、五粮头曲系列在四川成都上市。2013年9月,五粮液高端低度系列产品——35度、39度、42度五粮液在四川成都上市。这个系列的产品凭借其高端、低度化和符合市场需求的特点被全国酒商评为“2013年及今后最值得期待的优秀产品”。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盛赞,五粮液此举将引领未来消费潮流,开辟白酒消费的蓝海。
这些举措都是五粮液应对消费市场变化的有效改革。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表示,改革的核心就是更加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以快速、灵活的服务满足消费者所需。
2014年,面对酒业市场的变化,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表示:“白酒市场由过去的企业主导已经变成了消费者主导,行业回归品质、回归性价比是大势所趋。只有给消费者创造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赢得市场,这也是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业内人士认为,五粮液一直坚持的高品质理念毋庸置疑,以自身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创新求变、回归消费的战略调整,则构筑了一个从塔基产品、腰部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全维度产品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多元、高品质的产品组合。
不忘来路,走好国际化之
来路,就是我们走过的路,也是我们向前走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五粮液“不忘来路”,就是始终肩负振兴民族品牌的重任,并走好国际化道路。
对此,刘中国曾这样信心满满地描述道:“中国白酒必将按白酒酿造的基本规律回归正常的轨道,必将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为根本,必将以世界市场为边界走出国门融入各国消费者的生活。”
他明确指出,五粮液将竭尽全力把中国白酒这一民族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品牌,这是五粮液的使命和责任,更是五粮液的荣耀和愿望。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我们将通过努力,把中国白酒品牌的价值向世界传递和渗透,让世界领略中国白酒文化的精彩和魅力。
一直以来,作为中国酒业巨头、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粮液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发扬中国酒业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唐桥曾就此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展示在世界的舞台上,是一种荣耀,是一份辛劳,更是一种责任。五粮液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要用面向世界、走向全球的战略眼光来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文化、品牌、技术、管理、营销等竞争要素,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民族的品牌打造成为世界的品牌。
唐桥认为,中国的白酒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体现。民族品牌代表了国家的软实力,最终会发展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民族品牌代表了民族的内涵和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特征,体现了民族的创新能力,渗透了民族的文化底蕴,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以,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才能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的东风下,五粮液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现身。
2016年,为纪念五粮液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喜获世博大奖,五粮液推出“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五粮液“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郑州站的品鉴环节,刘中国表示,过去的100年里,五粮液从一家手工小作坊成长为当今的中国酒业大王,从巴拿马到米兰续写了世博金牌不倒的辉煌。目前,五粮液公司正以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以创新驱动、凸显酒业的战略,向着世界顶尖蒸馏酒目标而不懈奋斗。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十年,将是酒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期。中国白酒要继续坚守和传承“工匠精神”,倡导和弘扬中国白酒独特工艺和酒体风味的科学性,让世界消费者真正从中国白酒的内在科学性来认识白酒、了解白酒。
五粮液从先前名不见经传的酿酒作坊,发展成为当今享誉全球的“中国酒业大王”,始终积极担当推动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重任,率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张飘香名片。
对此,唐桥与刘中国形成的共识是,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百年世博品牌新的国际化征程,五粮液在新百年的新起点上要开好局、起好步,加速国际化战略进程。未来,五粮液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扬“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精神,继续借助“一带一路”的时代东风,扛起“中国智造”的大旗,将中国白酒及中国白酒文化发扬光大,让“五粮酿造”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