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白酒的兼并重组未来仍将继续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4-26 16:03 作者:钟方达

  自2012年以来,白酒行业开始了受到严峻的考验,大部分白酒企业营销受阻,进入了缓慢的调整期。习酒公司经过三年的深化改革,调整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5年,公司实现销售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20%。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习酒力争每年保持增长20%以上。

  作为一名老习酒人,笔者在习酒工作了31年,见证了习酒历史发展的很多重要时刻。据笔者经历和了解到的,习酒建厂60年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这三个发展阶段也基本上是大部分历史悠久的白酒企业所经历的。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到1979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该阶段是起步创建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很长,但是当时总的来讲处于短缺经济阶段,就是一个只要有生产就有销售的境况,这是一个生产导向型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1980年到1992年,也是生产主导型的阶段。企业所做的就是加快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但到了1992以后,慢慢地全国白酒业的产销就平衡了,也有产大于销的趋势。故将1992年这个阶段叫作销售导向型的阶段,全国所有的白酒企业都去做销售,不少地方争相办酒厂。

  而到了2012年、2013年以后,进入了白酒业的消费导向型阶段,这源于用户思维的转变。2012年,白酒行业进入拐点,政府出了“反腐”等八项规定,产销严重不平衡,库存太大了。很多白酒企业出现了销售腰斩的现象。白酒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出现了产能过剩等问题。

  2012年习酒完成企业股改,准备上市,但却遇上了政府限制“三公”消费,上市之路戛然而止。这段时间先倒下去白酒企业,都是资金链断裂的,所以我们要保持资金的充裕。

  企业要坚持消费者为王,以前找个地方开招商会、订货会,把产品压在团购客户手里面,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作为一家区域性的白酒品牌,从2010年以后,习酒就逐渐往省外走。消费者为王,增加消费者的体验,让消费者接受这个产品,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回头来看,这些年来白酒行业倒闭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批:第一批是资金链断裂的企业,第二批是没有品牌的是帮人家搞生产,搞代工的企业,第三批是品质差、质量低的企业。

  目前,习酒的营销网络在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现在我们公司有1000多家经销商,其中在省外分布了一半,有500多家,在每个省都有,大多数的地级市都有代理商,有的建设得好一点的地方,县级的代理商也建立了。我们的产品基本上也都铺下去了,在全国多数地方都能看见。从2015年的情况看,省外的销售收入大约占了我们公司整个销售收入的35%,贵州省内占65%。2015年,河南省、广东省的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我们下一步工作还是要继续加大省外市场的建设力度,策略就是以贵州为根,贵州作为一个基本的保障性市场,把省外市场作为一个突破点,激发潜力比较大的市场开发。贵州是我们的根据地,但贵州市场空间有限。2016年,我们也确定了河南、广东、山东作为重点突破的省份。

  建厂60多年来,习酒一直保持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包括酒的储存也是最传统的陶坛储存,这能保持一直以来口味差别不大。习酒产品品质有保障能传承,还在于我们的人才储备体系,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其实,在酿酒、发酵、制曲、酒库库存、勾兑环节等,都是有老中青三代人在里面,内部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梯队。这种传承在习酒内部是非常稳定的,这也保证了习酒将来的技术团队的稳定性。

  对于整个白酒行业,今后会越来越集中,当然,也不会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只剩七八家企业。因为白酒有地域性特点,四川酒有四川的烙印,江苏酒有江苏的风味,因此不可能只剩七八家,但全国几十家酒企应该足够。白酒业现在这种集中化趋势已十分明显,白酒行业的兼并重组未来还会有。目前,习酒没有大的并购计划,但也不排除并购其他酱香型酒厂的可能,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未来成为中国酱香第二名,并力争十三五末实现翻一番,进入中国白酒前十强。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