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工匠精神”大咖说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9-27 16:39 作者:苏龙

曾经,工匠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经研究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坚守

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酿酒历史悠久,且“工匠精神”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酿酒企业的重视。

在“第五届中国轻工企业家高峰论坛暨轻工百强企业颁奖盛典”上,谈到工匠精神,苏酒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雨柏表示,苏酒集团在企业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制定执行上均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注解。

“我们的发展战略就是五度五米:宽度一毫米,深度一千米,高度一万米,长度万万米,温度立方米。” 他认为,专注、极致,坚守、创新、热爱应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解释。

其中,宽度一毫米是定位和选择,“工匠精神”就讲专注。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专注。

而深度一千米,则指仅仅有宽度,有专业,对“工匠精神”还不够,工匠将神要求做工作应该追求极致。

高度一万米,则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坚守,坚守真正的是使命,坚守价值观,以客为主,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导向,我们要超预期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是“工匠精神”的坚守。

同时,张雨柏认为,坚守和保守是存在异同的,坚守是有高度的,是为本质而坚持,保守是没有高度的,是为坚持而坚持,因为形式而坚持。所以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一定是坚守的精神,而不是保守的精神。

此外,长度万万米,讲的则是创新,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使企业真正达到目标,用创新的方式与时俱进。

温度立方米,讲的则是热情。前面我们讲长、宽、高、深,实际上讲的是一个立体,是一个立体理性的战略角度。但是还需要一些感性和温度,在立体的每一面加一点温,让“工匠精神”在每一个层面都有温度,就是我们所讲的热爱。

在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上,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国家标准委员主任纪正昆表示,“工匠精神”是严谨专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用精气神创品牌,升品质,求发展。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对此,著名白酒专家季克良表示,虽然目前企业喊“工匠精神”喊得热闹,然而,现实却是中国的“工匠精神”还只停留在口号上。而中国制造目前也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海淘成为了大趋势。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下供给侧改革、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和改革的必经之路。企业作为产品的提供者,更需要“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因此,此时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对各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酒行业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张雨柏认为, 今天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主要有三个理由。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们历史性的转折。改革开放30年带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到处是机会,遍地是黄金。这个时候的中国企业,最大的任务应该不是坚守而是选择。

而如今,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唯一比拼的是“工匠精神”。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一定是历史性的转折。过去我们选择“工匠精神”不一定是对的,不选择“工匠精神”一定是不对的。

其次,“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补一降”是战略性任务。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满足需求,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我们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工匠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个是更大的战略目标就是创造需求,然后引导需求。

第三,“工匠精神”应该是品牌的最大的内容,时代变了,品牌最大的卖点便是“工匠精神”。

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9月12日在江西李渡酒业召开的“中国白酒工匠精神研讨会”上表示,“工匠精神”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吴向东用茅台的事例对这一重要性做了诠释。

今天的茅台熠熠生辉,地位崇高。但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也遭遇发展危机。

那时候,浓香型、清香型白酒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茅台面临着“是继续坚持酱香型,还是改做浓香型、清香型或者兼香型”的选择。此时,季克良先生则坚持坚决不做其他香型白酒,坚守酱香,坚持做53度飞天茅台。

正因为季老先生的坚守,才有了今天茅台的局面。

在如今的行业深度调整其中,茅台率先走出了行业调整的泥潭,实现了高端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缘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要懂得取舍

季克良曾在中国国际“酒与社会”论坛上表示,茅台的发展历史证明,“工匠精神”是保持企业文化内涵与品质的内在动力。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是国酒人的坚持和信仰,是深入人心的质量文化,国酒人不跟随潮流,执着地坚持,精益求精,一辈子只做一块曲、一杯酒、一瓶酒,这也是国酒茅台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显然,在行业内不少企业都注意到了“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现实的生产、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5年,在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古井集团却实现了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的逆势增长,从2008年上市,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已经连续8年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古井贡酒在白酒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升至第五,稳居徽酒老大的位置。

古井贡酒为何能逆流而上?这或许能从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的演讲中窥见一斑。

他表示,“工匠精神”就要懂得取舍。所谓的取,就是对酿酒工艺、产品品质以及古井酒文化的坚守,不仅要坚守,还要继续发扬光大。所谓的舍,就是要舍弃那些固有的封闭概念和条条框框,比如“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陈词滥调。作为“卖酒人”,要“提高眼界、放下身段”,要把眼光放长远地去做市场,只有离硝烟最近的人才对市场更敏锐。

梁金辉认为,“工匠精神”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内心的恪守,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古井贡酒涉及洗瓶、灌装、封口、贴标、包装等灌装环节的检验有84项。

据了解,近年来,古井集团一直坚持走 “大师智企”的路子,让古井少走弯路。古井集团在内部也成立了涵盖营销、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大师工作室”,以此保证产品品质,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而作为上升趋势明显的洋河来说,其对“工匠精神”的贯彻也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标杆作用。

张雨柏特别指出,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一定是一个坚守的精神,而不是一个保守的精神。

“在我们企业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白酒行业的人都批评我们,酒怎么叫绵柔的,所有人都反对做绵柔,后来很多人都说绵柔是对的。之后所有的人既做绵柔又喊绵柔。因为绵柔的出现,有人把它定义成中国白酒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500年之前,第二次技术革命是800年前之前,第三次技术革命是2002年洋河绵柔。”

张雨柏认为,“工匠精神”是有温度的,只有真正热爱从事的事业,才是“工匠精神”的根。工人和“工匠精神”最大的不同是态度,工匠有狂热的喜爱,有自我骄傲,有品质的成功,有自我的尊严。我们的温度就是点燃激情,重新打开中高速增长的通道。”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