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黄酒产业的复苏和追赶
来源:  2016-09-06 09:51 作者:尹贵超

古越龙山(600059)的提价措施显然已经收到了成效。

8月12日,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86554.89万元,同比增长2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2.74万元,同比增长15.84%。

作为黄酒领军企业,古越龙山的复苏性增长已经带动了黄酒行业的整体攀升,而此前6月份,由其带领的行业提价也一度被看做是黄酒行业集体性突围的标志之一,现在看来,伴随着整个酒行业阶段性调整的转暖,白酒在茅台、五粮液等领军企业带领下多数企业已经步入了上行通道,那么,黄酒产业能否也迎来新的机遇期?

效益改善

古越龙山又一次带来一个好头。

近期发布的古越龙山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了其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上涨态势。这显然是一个好兆头,去年,古越龙山以13.75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蝉联黄酒生产企业第一。

从产品来看,古越龙山上半年酒类收入为88.47亿元,同比增长22.47%,毛利率为34.56%,较同期减少0.57个百分点,东兴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徐昊认为,其上半年收入加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公司加大营销力度,梳理产品结构,淘汰低附加值产品,突出单品战略,主推金五年等产品,加大对互联网营销的重视,公司的酒管家电子商务公司于5月份开始运营,上半年公司在电商渠道销售大幅增长;公司上半年连续三次提价,产品提价幅度基本在5-10%,提价的产品主要为三年系列和五年系列产品,以及部分坛装和定制品牌,提价的产品约占公司2015年收入的45%,提价的范围较大,从公司提价的产品来看,公司主要以优化中低端产品价格为主,也表示持续发力腰部产品战略。

近段时间,以古越龙山和会稽山为代表的产品涨价成了黄酒行业久违的焦点事件。应该说,产品涨价的背后折射的是黄酒行业经历了一轮调整期后开始谨慎步入了复苏态势,而领军企业开启的提价行为也在带领整个行业重塑信心。

虽然低迷的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类消费,但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以及诸多产业政策、崇尚节俭的消费理念对黄酒产业都是长期利好。此外,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现实也有利于黄酒这一健康饮品的推广。

尽管现在还难以判断黄酒行业的效益改善与提价是否有直接的关联效应,也有观点认为,上半年产品提价对成本上升的对冲效果有限,提价的效果可在下半年黄酒业务及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上有所表现。但可以预计的是,黄酒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周期,提价凸显产品价值也会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动作。

从黄酒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古越龙山年内三次提价,会稽山随后也公布提价,从上述两公司提价的品类来看,基本为其主力产品,东兴证券研究报告表示看好黄酒上市公司提价改善盈利能力,提升估值空间。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理事长、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建伟认为,黄酒近年频繁出现在国宴和国际峰会宴会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黄酒整体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和塑造,扩大了黄酒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使得黄酒在酒业中的地位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高、黄酒“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

有观点认为,此轮白酒中高端率先复苏,除了具有行业特征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消费升级;黄酒本身就具备大众消费需求的特征,理应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龙头集中度提升。

来自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黄酒价格低于白酒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并不代表黄酒不能提价,黄酒行业也逐步认识到要从走量逐步过渡到走价的阶段,未来会逐步提升价格。

此前,古越龙山在今年5 月份相继对五年陈系列提价7%-10%、女儿红提价5%-15%;会稽山紧随提价5%-20%不等,黄酒行业也在以实际行动推动价格提升来带动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表现。

黄酒专家沈振昌的观点认为,新一轮的逐步提价将是黄酒行业打破地域销售桎梏的一个契机,通过提价增收,给企业带来更大增收的同时,希望能够在营销推广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并购或将加速

2015年的数据显示,黄酒行业103家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81.94亿元,同比增长13.92%。“十三五”期间,黄酒行业的发展指标是:到2020年黄酒行业产量24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50.00%;销售收入288亿元,比2015年增长58.29%。

应该说,黄酒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远不对称,这又导致黄酒行业难以摆脱低价竞争的不利局面。从产能和销量上来看,以古越龙山、会稽山以及塔牌为代表的浙派黄酒,以石库门、和酒等为代表的海派黄酒都具有行业领先的优势。但是从全国市场布局以及品牌影响力来看,黄酒市场仍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品牌格局。或者说,黄酒行业尚未形成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一、二线品牌以及区域性强势领导品牌。

而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或许可以短时间解决这一难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黄酒企业小而散,企业之间互相残杀,大企业受到小企业低价格竞争的掣肘,小企业受到大企业规模优势的挤压,影响了整个黄酒行业实力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这也导致了黄酒市场始终难以做大。

不过,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产业重组,这种状况在明显好转。

去年5月,金枫酒业投资2.98亿元收购了无锡振太黄酒企业。收购半年后,无锡振太就为金枫酒业贡献了近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500多万元的净利润。

收购女儿红后,古越龙山2016 年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18%,归母净利润增长11%。同时全国性布局提升知名度,目前江浙沪收入占比已经从之前超过90%下降到60%左右,充分受益于黄酒行业整体复苏带来的机会。

但在行业深度调整中,相比于古越龙山亦步亦趋的并购脚步,会稽山反倒是捷足先登占得了先机。

2015年6月,会稽山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8亿元,并将唐宋酒业和乌毡帽酒业各100%股权纳入麾下,可以说是迅速壮大了其在黄酒领域的规模和品牌优势。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在2014年上市后,会稽山可谓是快马加鞭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实施了三项并购行为,而新收购的产品与会稽山原有产品可以说在渠道、品牌和市场层面都有较为有利的互补互进优势。

来自西南证券的研究认为,三家新收购公司与会稽山有利于发挥协同作用;同时,乌毡帽承诺未来三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6000 万元,唐宋酒业承诺未来三年年净利润不低于1000 万元。公司积极整合黄酒行业,体制灵活,未来有望继续实施更多的并购行为。

政策助推

对黄酒产业的关注显然不再仅仅是绍兴地方政府的事情,而已经成为整个浙江省极力打造出彩的新潜力板块。

此前,绍兴黄酒业已经被被列入《绍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据规划显示,在健康生产之营养保健品领域内,将依托国家黄酒工程技术中心较强的科研实力,加大对黄酒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的基础分析和研究,加快营养保健酒的开发。

最近,浙江省引发丝绸、黄酒产业两个“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浙江省丝绸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800 亿元;培育 3-5 家年销售收入超 50 亿元的国际丝绸行业龙头企业。到 2020 年,浙江省黄酒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 100 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 40%;培育 5 家左右全国知名的黄酒龙头企业。

除了政策助推产业扶持外,浙江省还通过对“黄酒小镇”特色概念的打造来推广黄酒产业的延伸性发展。

作为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东浦古镇留下了千年的历史印记,在绍兴黄酒小镇“一镇两区”的创建模式中,东浦片区以千年古镇为基础,重点推进黄酒产业创新提升、黄酒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小镇的总体规划以“大绍兴、大黄酒、大文化、大旅游”为宗旨,传承弘扬黄酒文化,营造城市慢生活空间,以产业为引领、以古镇为依托,积极构建黄酒文化的集中展示区、黄酒产业的集聚创新区、黄酒旅游的示范引领区,聚焦黄酒历史经典产业,打造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