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伊力特:辉煌在历史记忆间闪烁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3-07 10:12 作者:李俊

  在酒乡肖尔布拉克的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一厂,因其是伊力特发源地,当地人们总是亲切称它为老厂。

  来到酒一厂你会看到,印有“酒源”两个大字的牌匾金光灿灿,一条深5米、宽10米,南北长数公里的人工排水渠从旁逶迤而过。

  厂区外面,上百棵如腰而粗的榆树、柳树环绕,枝头上喜鹊、麻雀、斑鸠欢唱不停。

  夏季时,厂区内绿草如毯,花团锦簇,亭台楼榭,美景如画,不时有三两小松鼠在林间跳跃嬉戏,四五簇顶着白色伞盖的蘑菇顽皮隐藏在树下草丛中,巍峨的不锈钢酒罐和高大的工房掩没在柳绿刺柏间,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融洽与共的友好氛围跃然眼帘。

  说起伊力特酒一厂,到今年已有整整一甲子的历史了。

  1956年,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三团(前身是王震将军领导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军垦战士李合金、程依富、张兴富、梅天海等,为满足战士们垦荒之余改善生活,舒筋活血的夙愿,筹建了这酿酒小作坊。

  他们发挥南泥湾的精神,自力更生,自制设备,凭一口大铁锅,土块灶台,泥糊窖池,芦苇圈的工房,土法上马,开始酿酒创业。每天人工挖窖,独轮车运送糟醅,木槽引水冷凝,一干十多个小时,为多出酒、出好酒,付出了艰辛和心血。

  自治区品酒员唐月娥大姐是伊力特的“酒二代”,在伊力特从事白酒品评工作20多年,父母都是伊力特的开创建设者,每次回到酒一厂取酒品评时,她都要到儿时和伙伴们玩耍过的地方去看看,在她的记忆中,父辈们总是汗流浃背的酿造着香气扑鼻的美酒,而在热气腾腾的糟醅中拣玉米粒吃,则是她童年中的趣事。

  如今,伊力特酿酒原料已经由单一的玉米发展为高粱、大米、小麦、玉米、豌豆等多粮型,酒的口感更加绵甜爽净,醇厚浓郁,酒体丰满。

  酒一厂的粮食保管马克志,在伊力特工作已经有44年了,曾先后多次荣获兵团、四师和伊力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他平时的主要工作是给酿酒班组发放曲子和受储管理酿酒原料,今年2月份,他光荣退休了。

  临退休前,马克志一如既往将发完曲子和大米的袋子回收回来,叠得整整齐齐。望着曲香满仓的库房,马克志依依不舍地说:“好曲出好酒,过去制曲我们都是人工踩曲,用小麦为制曲原料,经过润料、生料磨碎、加水拌料、人工采制成块状曲坯,60年过去了,我们伊力特制曲真是发生了好大变化,由人工制曲变成了机械化制曲,建成了西北第一家机械化制曲中心,曲子有地面曲、包包曲。”

  叶林,是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一厂开创者,如今已经83岁高龄,还不舍得离开酒一厂,他时常让儿孙们扶着他到厂里去转转,看到厂区机器轰鸣,车水马龙,老人喃喃自语道:“变了,都变了”。

  开心之余,他告诉儿孙们,他酿酒那时候非常辛苦,窖池是用泥巴糊的,由于当时物质匮乏,条件有限,经常还要加固窖池,防止垮窖。工房墙体是用芦苇扎起来的,冬季的时候四处漏风,干活非常寒冷,使用的冷却水则是用木槽从200米外的渠水引到工房里的。现在好了,高大的工房,汽电水都送到工房,挖窖都是用行车把糟醅从窖池中取出,酿酒开始机械化酿酒,微电脑控制,已经由过去的人工拌料和粮醅摊凉操作变为全部机械化操作,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功效。

  从最初的酿酒小作坊一步步发展成一个拥有总资产23亿元,销售收入16亿元,创利税8亿元,有着现代化酿酒设备和包装流水线的大型酿酒企业,三代军垦儿女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和兵团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甘于奉献,争先进位,书写着屯垦戍边的大美篇章,使伊力特成为了丝绸之路新经济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