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食品,对于大众消费阶层来说,听起来还比较陌生。但在调理食品概念背后展示出的,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型食品加工产业。
陌生新词——调理食品
“什么是调理食品?是保健品?还是什么新的调味品?”
每当谈起调理食品的时候,总会遇到这类疑问。看来调理食品这个词在中国的大众消费者中认知度并不高,但要说起早已面市而且铺货率极高的速冻水饺、汤圆和包点等产品来,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调理食品似乎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调理食品不仅包括这些速冻食品,它的涵盖范围实际非常广泛,品类多样,品种丰富。
认真观察一下各大超市的冷柜货架,随着今年散装速冻食品退市,品种丰富的调理食品陈列面和品种数量正在悄然增加,从各种速冻炒饭和炒面等微波食品,到汤羹食品和各式泡饭等即食产品,从各种半成品炸鸡块、调味肉扒和烧烤制品,再到串烧和便当等便利店主打产品,品类繁多。通过零售终端,调理食品正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大众的家庭消费,并逐渐成为消费流行。
在国外食品市场上,调理食品已蔚然成风,调理食品在英语国家叫做“Prepared foods”,翻译成中文是“经过洗、切或其他预处理,可直接进行烹饪的预制食品,预加工食品”;在日本,调理食品通常被称为“Process foods”即加工食品。我们不妨给出定义:调理食品是指以农产品、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前处理及配制加工后,采用速冻工艺,并在冻结状态下(产品中心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包装食品。
一般认为,调理食品是属于冷冻食品的范畴,冷冻食品包括五大分类:调理食品、畜肉产品、家禽产品、水产品、果蔬产品。其中调理食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根据最终产品分类,调理食品可分为:
① 面米制品:适于各种花色的炒饭、烩饭、炒面、烩面、配餐、粥类、米粉、匹萨饼等产品;
②裹面制品:适于冷冻裹面鱼虾、肉类、禽块、可乐饼、果蔬等产品;
③乳化肉制品:适于冷冻畜禽肉制成的丸类、饼类、肠类等产品;
④鱼糜制品:适于冷冻鱼、虾、蟹等丸类、糕类、肠类等产品;
⑤菜肴制品:适于冷冻各式生制、熟制菜肴产品;
⑥烧烤(烟熏)制品:适于冷冻烤鳗、烤(熏)肉、烤(熏)禽、肉肠、素肠产品;
⑦火锅汤料制品:适于各种海鲜、麻辣、酸辣口味等火锅汤料(锅底)产品;
⑧汤羹制品:适于冷冻畜禽汤、海鲜汤、蔬菜汤、杂烩汤、奶汤等中西式汤肴产品。
——根据原料分类,调理食品可以分为:
①菜蔬类调理食品:如脱水蔬菜、五味杏仁、春笋等;
②肉类调理食品:如调味肉串、调味肉丸、酱排骨、方块火腿、鸡块等;
③水产类调理食品:如调味鱼浆、调味鱼排、烤鱼片、烤鳗、面包虾等;
④混合类调理食品:如水饺、汤圆、汉堡、火锅料等。
调理食品——食品消费市场的新宠
从发达国家的食品发展历史中发现,随着家庭冰箱和微波炉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饮食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便利性发展,使得冷冻冷藏食品和调理食品具备了广泛推广的消费条件。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备餐时间和用餐时间都在减少,但家庭用餐仍是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要和宝贵的团聚方式,它对于家庭成员的幸福感获取、压力释放、感情沟通和生活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产生了对食品便利性的强势需求,并逐渐形成消费依赖。减少家务时间,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某种生活方式来替代家庭生活得幸福——调理食品的出现,可以部分缓解家务的琐碎,还能节约时间享受美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调理食品和家庭替代餐的主要目标顾客群是不断扩大的白领阶层或者中产阶级,他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又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